提問被校長制止 賴清德喊「給他問」學生事後讚:他不是來騙票的

  •  2023-10-26

提問被校長制止 賴清德喊「給他問」學生事後讚:他不是來騙票的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為了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近期到校園舉辦座談會,今(26))日前往海洋大學演講時,有學生質疑他回答問題的態度「得過且過」,遭校長許泰文兩度打斷學生發言,而賴清德則說「沒關係啦,給他問給他問!」事後詢問在場幕僚人員轉述,有不少學生被這一舉給圈粉,有學生還表示,「看得出來哪些大人想聽我們講話,賴清德是真的想聽,而不是像其他候選人,來校園騙票」。

賴清德在校園座談會表示,台灣在文化教育上應培養全民正面看待海洋,同時注意海洋的危險、傳承海洋文化、健全海洋教育體系,充實海洋專業人才並深耕海洋科研。

賴清德表示,除對許校長和老師帶領學生,積極關心海洋環境、綠能產業建置,對推動國家未來海洋能、再生能源有莫大幫助,表達感謝及肯定。他也強調,基隆北海岸現在是國防船艦自主的重要據點,也是培育海洋人才的海洋大學所在地。大家若對台灣有信心,團結一致,海洋是我們連結世界的重要媒介。

賴清德說,台灣在印太地區的角色非常重要,全球有將近40億人口、60% GDP在印太地區,台灣就在印太第一島鏈關鍵位置,雖然台灣人不多、土地不大,但台灣對外貿易去年已突破9000億美金,是全球第18大貿易國,全球第6大競爭力國家,甚至iPhone手機36%的成本在台灣生產製造,這就是台灣的經濟實力。印太地緣的政治變化、全球產業鏈重組,使台灣的地位越來越關鍵,安倍最早提出印太戰略,就是希望印度太平洋是個自由開放的區域,包含美國、歐盟、北約、立陶宛、波羅的海也有印太戰略,從區域安全到經貿發展,同時也強調台灣的重要性。

賴清德表示,2018年他時任院長時,成立「海洋委員會」,目的在推動海洋政策,包含安全、經貿、環境,以及生態研究的需求;2019年時公布《海洋基本法》,訂定6月8日為國家海洋日,並提出六大政策;2020年發布「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包含四個面向,淨海、知海、鼓勵人民接近海洋、進入海洋;近期的2023年首艘潛艇海鯤號命名典禮,從海洋思維推動國家政策,海洋是邁向世界的橋樑,我們應該有雄心壯志探索與善用。

賴清德說,為確保印太海域航行的自由,印太戰略精神就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全世界也奉行此原則,第一,航行自由原則;第二,是健全海域意識機制、強化海洋安全的維護;第三,強化海域執法、救難能量,持續推動海巡國際合作,建立協商機制,共同維護海域安全。因此我們必須跟周邊的國家共同合作,並加速建構海洋大數據的運用。

賴清德表示,在環境保育上,海洋保護區的管理能擴大海洋保育成效,減少海洋塑膠,協助世界2050年的淨零目標;在文化教育上應培養全民正面看待海洋,同時注意海洋的危險、傳承海洋文化、健全海洋教育體系,充實海洋專業人才並深耕海洋科研。台灣得天獨厚,應發展台灣海域遊憩資源,海洋法之目的不在管制,而是在於法治的基礎之上能夠開放,並以開放運用的角度擬定海洋法,強化海洋管理與運用。

賴清德談完海洋政策後,也和現場同學分享他所提出國家希望工程政策,包含學費補助、居住權利三大對策等政見表示,台灣面臨很多挑戰,包含地緣政治、氣候變遷、數位轉型,以及台灣社會內的問題,他提出「國家希望工程」,希望結合社會內力量,達到公義永續的台灣,「政府有責任做你們的後盾」。最後賴清德也勉勵現場同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立足台灣,航向世界」,希望他與年輕人有此共同目標,大家一起加油。

照片來源:賴清德競選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為當選及國會過半「犧牲本黨原則」賴清德:黨員言行失序將嚴明黨紀

勸「藍白合」不要拖 詹為元:沒談成選民期待會落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