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婦反覆罹癌「肺臟切到不能再切了」 醫一招成功保命

  •  2025-04-18

7旬婦反覆罹癌「肺臟切到不能再切了」 醫一招成功保命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70歲的陳女士,因為咳嗽超過半年,就醫檢查發現左下肺有2.3公分及0.7公分的肺腺癌,雖然馬上進行左下肺葉切除手術,卻在短短4年之間,面臨三度的復發,由於已經接受過兩次肺臟切除,再次開刀恐影響肺功能與生活品質,經醫師評估後,改接受微波消融手術,情況這才穩定下來。醫師提醒,針對肺部腫瘤多次開刀的病人,有時需採取手術切除以外的治療方式,避免肺部切除可能帶來的風險。

收治病人的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照坤表示,陳女士一開始是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兩側多發性結節,左下肺有肺腺癌,隨即進行左下肺葉切除手術,後續追蹤,左上肺結節出現變大跡象,再進行左上肺結節切除手術,病理報告為第一期微侵犯肺腺癌。

陳照坤說,沒想到4年後,又發現其右中肺出現約0.5公分大小的結節,電腦斷層顯示出有些微實質化變化,考量前後已經接受過兩次左側肺臟切除,再次開刀恐影響肺功能與生活品質,決定轉向腫瘤消融手術。

陳照坤指出,近年來,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的推廣,有越來越多的肺癌得以在早期就被發現,加上現今微創胸腔鏡手術及複合手術室的輔助,肺癌的存活率已經提升,但是針對肺部腫瘤而言,手術切除仍是多數病人主要的治療選項,但部分病人因年齡、肺功能不足、曾多次開刀或其他健康考量等,需要採取手術切除以外的治療方式,避免肺部切除可能帶來的風險。

腫瘤消融手術適用於多發性肺部腫瘤或復發轉移肺惡性腫瘤的病人,陳照坤表示,對於因心肺功能不佳或不足以支撐肺部切除手術的病人來說,是一項兼顧安全與治療效果的利器,與放射線或化療不同,腫瘤消融治療沒有累積劑量上限的限制,即使腫瘤日後不幸復發或轉移,仍可再次接受腫瘤消融治療,靈活性也較高。

不過,陳照坤提醒,腫瘤消融手術仍有出血或氣胸等風險,且由於無法於術後取得腫瘤檢體,難以明確判斷腫瘤性質,且並非所有病人皆適合此治療,如果本身凝血功能極差、需長期接受洗腎治療、肝功能不佳者,或是腫瘤位置貼近大血管、腫瘤體積過大等情況,仍不適用,因此病人應與專業醫師充分討論病情與風險,選擇最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慢性腎病易發貧血 要命數字「貧血指數每降1、死亡率上升5%」

新冠今夏恐再爆「偏偏疫苗打氣差…」 莊人祥:今年不會再買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