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制度設計影響行為 造就社會價值觀

  •  2023-08-16

【投書】制度設計影響行為 造就社會價值觀 3

朱明清/財務主管

大家都聽過公平分蛋糕的故事,兩兄弟為了誰來切蛋糕爭論不休,因為兩人都擔心自己分得的蛋糕比較少,後來媽媽出面協調,由哥哥切蛋糕,弟弟先選蛋糕,於是哥哥為了不想拿到較小的蛋糕,會盡力的把每個蛋糕都切得一樣大。

有一位學者提到,以前很多大陸人做生意沒有誠信,但在網路購物發達的時代,買家可以在網路上給賣家評分的制度設計下,賣家因為怕得到負評,影響往後的生意,很多人都變得願意遵守交易時的約定,給予不滿意退貨、退款的服務,普遍提升了賣家誠信的水平。

利己是人類的本性,構建一個讓人們的利己選擇,可以同時促進社會的利益,就是優良的制度。雖然沒有一個制度是完美的,但是經過眾人的討論,可以盡力做到最好。

台灣有許多不合理的制度,一直在侵蝕人心,破壞台灣的和諧共榮。被列為公務人員人權教育的教案,曾經轟動一時的基隆市民陳青旭案,有了後續的發展,當時經監察院調查、陳先生聲明異議,最後宜蘭分署撤銷拍定、所有權移轉登記等,陳青旭得以保有唯一的家。但官員為了獎金與績效的濫權違法,不僅使得陳先生被官員持續抹黑,還導致得標取得所有權的林姓市民蒙受損失,日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宜蘭分署需賠林74萬4600元。官員犯錯,總是用人民的納稅錢來支付,豈不是獎勵官員為所欲為,繼續打壓人民,充實自己的績效。

上述案例就是因為執行署有獎金與績效制度,造就執行署官員經常「不符比例原則」的違法拍賣人民資產,不管人民死活。此外,財稅機關的稅務獎勵金制度,也是製造許多家破人亡案例的極惡制度,開錯稅單的稅務員不會被懲處,養成許多公務員的貪婪冷漠。

200年前黑人被賣到美洲大陸去,在船上總要死掉許多人,如果船主在黑人上船就已經收到運費,船主就會盡可能地降低運送成本,不給食物或適當的醫療,能活著到達美洲的黑人只剩2至3成;如果以下船時黑人的存活與健康狀況決定船主的收益,那麼船主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就會在航行途中盡可能的改善黑人的待遇。

儘管許多專家學者極力的建議廢除獎金制度,但有權的高官員不願意改變,前財長張盛和就曾在國會殿堂上大言不慚的說「待遇不高不足以養廉」。人的利己行為無法改變,但可以設計一套制度,讓公務員在實現自己利益的時候,不是選擇坑殺人民,而是願意選擇熱忱的輔導解決人民問題。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防止人們作惡傷害他人。《吹哨者保護法》是落實反貪腐目標的重要專法,也是國際間衡量國家廉能,創造更好經濟環境的重要指標。這也是蔡英文總統的司法改革承諾,但6年了都立不了法案,一再跳票。

當然《吹哨者保護法》要有衡平性,避免製造黑函文化盛行的「吹哨蟑螂」。為彌補這個缺陷,許多國家都有相關法案的參考範例,例如揭弊者必須出於「善意」及具「合理之事證」的條款;明訂不實或惡意揭弊者,依法追究其刑事及行政責任等。這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但民眾看到的卻是無止盡的拖延,政客們不斷的唐塞。印證了許多民意代表與官員,有太多不可告人之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利己是人類平庸的本性,無法改變,但利己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政府與人民應該合力推動制度的改革,設計在滿足個人利益之時,選擇為善,又可以促進社會利益,提升全民道德感與價值觀的好制度;也要推動止惡的法律,抑制蠢蠢欲動的貪婪之心,不讓台灣淪為人吃人的可怕鬼島。

照片來源: 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川普第三次遭刑事指控支持率不降反升,兩黨之爭愈加激烈

【投書】台灣有罪不罰 何談轉型正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非本網立埸 文責由專欄作者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