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小學生盯螢幕時間暴增39%」 專家教三招作息不亂調

  •  2023-07-05

放暑假「小學生盯螢幕時間暴增39%」 專家教三招作息不亂調 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放暑假了,家長往往頭疼要不要讓孩子仍維持和上學時一樣的生活作息與活動量?董氏基金會引用國外研究結果建議,雖然讓孩子們在放假期間獲得一些高品質的休息時間很重要,但讓他們保持活躍並從事足夠的運動也同樣重要,因為研究發現,當小學生放假時,他們的活動量較少,花更多時間在螢幕上,也吃的更不健康。

該研究由南澳大學以358名、4年級和5年級的小學生為對象,追蹤超過2年時間,結果發現,在暑假裡,孩子們每天活動的時間減少12分鐘,久坐時間增加27分鐘,使用螢幕時間增加70分鐘。

研究更顯示,孩子們在暑假期間表現出較差的活動和飲食行為,例如活動量減少、久坐不動、吃更多垃圾食品,以及看更多電視或電腦螢幕。尤其是螢幕使用時間,放假時兒童使用螢幕的時間比在學期間多了39%,這可能導致在假期間加速體重的增加和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強調,暑假期間,年紀大一點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規劃」安排起居與學習時間,但國中小的學童就需要家長多費些心力,尤其,美國調查指出,8到12歲學童使用螢幕時間約4至6小時、青少年則高達9小時,若以上述南澳大學的研究,假期使用螢幕時間高出39%換算,可能有些學童終日抱著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視度日。

徐錦興警告,這種典型的「坐式生活」,將影響學童的發育,特別是成長的關鍵期,需要規律且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才能刺激生長發育。建議家長參考美國兒童學會螢幕使用時間的指引,2到5歲1小時內、6到17歲不超過2小時,並規劃運動、藝術等非螢幕類的活動,一起參與孩子的每一項學習,動手操作、熱情探索。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說,許多父母會有孩子放假就等於放飛的感覺,對於他們的日常作息要持續要求或管控,還是放寬會陷入兩難。但上述研究顯示,幫助孩子維持穩定的生活日常與節奏,能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也是穩定情緒的重要因素。

放假期間要求孩子完全依照上學時的生活節奏不太容易,戴怡君建議,父母可以鼓勵及引導孩子做到三點,規律與充足的睡眠:多項研究已指出,睡眠狀況與壓力、情緒有密切關聯。放假時讓孩子可以晚點睡,但仍須設定上床時間,及睡滿至少7至8小時,避免無限制的睡到中午;練習TOAD Time – Together Outside After Dinner。在晚餐之後全家一起到戶外走走或散步至少20分鐘,讓大家有機會共同聚在一起走動及聊聊,而不是在家中各自的空間做自己的事;生活日常結合身體律動習慣:應用科技功能提醒自己每1小時要起身動動,或是在浴室的鏡子、冰箱或水壺等家中各處貼上便利貼,提醒自己上廁所、喝水、開冰箱前做做伸展或其他律動。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食藥署頒「餵藥案條款」新制! 巴比妥、苯二氮平類納第四級管制藥品

台灣最大男「炎」之隱是它!年逾50歲一半中招 五大症狀連勃起都難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