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影響國防 馬文君籲改善軍中環境、羅美玲憂6次諮商恐不足

  •  2025-11-20

心理健康影響國防 馬文君籲改善軍中環境、羅美玲憂6次諮商恐不足 1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南投報導

國防部針對「國軍心理衛生制度」進行報告,提到國軍官兵求助心理諮商的樣態分析,可分為6大項,包括環境適應、身心健康、家庭因素、行為偏差、經濟因素和感情因素。立委馬文君今(20)日指出,國軍每年提高心理輔導預算之餘,除了治標,更應該治本,從改善軍中環境做起。

馬文君表示,根據統計結果,歸納出身心健康、環境適應的因素最多,以各階級人數統計,新兵、少尉、中尉的求助人數多集中在基層單位,國防部不能輕忽,必須思考該怎麼處理。她說,如果是環境適應問題,就要考量基層單位是否出現長官壓迫、虐待暴力、不當命令、過度操課、勤務安排,或是領導統御、職場環境出了問題。

馬文君認為,國軍每年提高心理輔導預算之餘,除了治標,更應該治本,從改善軍中環境做起,才能實際幫助基層官兵心理健康,還能省下一年比一年還高的心理諮商預算,希望國防部能改進,再提出更詳細的書面報告。

國防部長顧立雄回覆,目前國軍的心理輔導採「三級防處」守則處理,時時關注官士兵心理健康,國防部也會避免不當管教、持續改進基層部隊不良環境,維護弟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影響國防 馬文君籲改善軍中環境、羅美玲憂6次諮商恐不足 19

立委羅美玲則指出,超過8成的自傷事件,都發生在國軍「三級防處」措施中的「初級發覺」階段;國防部現推動「心理健康照護方案」,與328所民間諮商輔導機構合作,每年可使用6次、每次40分鐘的心理諮商,可自行預約、不需轉介、不插健保卡、不留就醫紀錄,保障客人隱私,11月起還有每年3天「身心調適假」等。但她提醒,軍中有獨特的文化與壓力,與一般民間案例不同。若民間合作單位不了解軍中結構,輔導就難以「到位」。

羅美玲說,官兵肩負保家衛國使命,身心狀態的穩定,就是國防戰力的一部分,呼籲每年僅6次的諮商恐怕不足,特別是建立信任的初期,需要密集晤談。她盼國防部持續打造更完整、更貼近需求的心理支持系統,讓每一位官兵都能安心、健康服役。

顧立雄表示,國防部也注意到這點,政戰局承諾明年開始將分北、中、南、東與合作機構進行交流,讓心理師更理解軍中的組織架構及部隊文化。未來是以「個資保護、無須轉介、主動求助」為核心策略,高風險個案會由民間心理師轉介至地區心理衛生中心,再由心輔官、社工師或精神科持續追蹤,並與單位保持聯繫,強調會在「保密」前提下、確保管理不失能。

照片來源:取自馬文君、羅美玲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監院報告新光三越氣爆案台中市府欠缺警覺 盧秀燕:引以為戒

新國防手冊有賴清德簽名增「信任感」? 盧秀燕緩頰:身為總統必須適當代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