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鳳凰淹水補助制度仍有缺口 黃琤婷舉多例要求改善認定方式

  •  2025-11-20

指鳳凰淹水補助制度仍有缺口 黃琤婷舉多例要求改善認定方式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宜蘭報導

鳳凰颱風重創宜蘭,不僅住戶泡水、店家停擺,許多社區、倉庫、車輛與公共設施也面臨毀損。宜蘭縣議員黃琤婷今(20)日指出,行政院雖已宣布提高淹水與死亡救助金額,但大量民眾反映,現行制度仍有許多缺口,導致許多受災者「沒被看見」。她表示,中央必須全面檢討補助範圍與認定方式,讓所有災民都能獲得公平對待。

黃琤婷表示,最近收到最多的陳情,就是「集合式住宅完全沒有補助」,冬山鄉浦城村住戶反映社區淹水80公分,電梯、鐵門、機械室設備全毀,維修動輒10至50萬元,卻被告知「集合式住宅不在補助名單內」。民眾無奈表示,「我們也是災民,怎麼會因為住大樓就什麼都沒有?」

另外,許多住戶的車輛泡水報廢,維修或報廢成本高昂,但補助制度也未涵蓋。有民眾指出:「高雄以前泡水車有補助,宜蘭卻完全沒有。我們損失那麼大,卻不知道該找誰幫忙」。黃琤婷認為,交通工具直接影響家庭生計,中央應研議將泡水車補助納入制度。

「集合式住宅、泡水車、店家、社區公共設施都應納入,她要求中央改善認定方式避免2次傷害。」黃琤婷指出,店家部分更是淒慘,裝潢、設備往往需要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這次災害讓許多店家面臨倒閉,有民眾留言「生意本來就難做,這次泡水等於一生心血付諸流水」。也有人建議,若難以制定標準,至少應由政府補助店家投保物產保險,提供事前風險管理的機制。

黃琤婷也說,有住戶反映家中剛好淹50公分,僅洗衣機就損失2萬元,顯示現有補助仍無法充分反映家庭實際負擔。更令災民憤怒的是淹水都已經過了一週,政府才宣佈「50 公分以下也納入補助」,但此時,水痕早已被清掉、家具也丟了、地板也拆了,現在卻要求災民「提供當時淹水高度照片」,讓許多民眾痛批「這是擾民,也是對災民的2次傷害」。

黃琤婷強調,中央必須理解災後第一時間民眾的反應就是「搶救與清理」,根本不會有人想到要留下證據。她建議中央,認定標準不應限於照片,應可採用鄰居家高度、同一街廓淹水記錄、地方公所勘查紀錄等方式;對於水痕已清除的住戶,應由地方政府主動勘查,不應要求災民重新蒐證。

黃琤婷指出,災害不是個別事件,而是整體區域受損,中央應採取「街廓認定」或「社區認定」方式,避免大量災民因為沒照片、沒水痕而被排除於補助之外。

黃琤婷呼籲地方與中央全面檢視目前的補助制度,將集合式住宅的公共設施、泡水車、店家損害等納入補助;同時中央也應重新檢討淹水認定方式,避免災民在清理後才被要求證明,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與不公平。

照片來源:黃琤婷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市長初選政見牛肉備受關注 陳亭妃允諾:絕不讓台南成為六都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