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AI智慧醫療落地 第四屆未來醫院論壇迎戰超高齡社會

  •  2025-11-18

cnews124251118a01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衣綸/台北報導

臺灣於2025年10月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突破兩成,預估至2070年1.1名工作人口須扶養1位長者。面對高齡化與醫療需求攀升,AI成為提升醫師生產力與醫療體系效率的關鍵。 由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瑞典貿易暨投資委員會臺北辦事處及台灣AZ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未來醫院論壇」,以「健康臺灣大未來:AI賦能×在宅醫療的價值創新」為主題,集結台灣醫界領袖與國際專家學者,深入探討AI在醫療體系轉型與照護創新中的關鍵角色與實踐經驗。

衛生福利部資訊處李建璋處長表示,衛福部正推動智慧醫療基礎建設,導入FHIR標準與Smart技術整合電子病歷與APP,打造去中心化、可共享的醫療資訊平台,開啟AI驅動的健康臺灣新紀元。王正旭立法委員指出,AI應用與在宅醫療的推動有助於減輕醫療人力壓力,承諾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制度及完善法規。國策顧問陳志鴻則強調,健康台灣政策正逐步落實,未來將以智慧醫療、綠色轉型與醫療韌性為核心,推動永續醫療體系。

今年論壇邀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余忠仁、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蔡明哲、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院長張文瀚及國泰綜合醫院院長簡志誠擔任會議與座談主持人,以「AI數據驅動結合在宅醫療」兩大面向,深入探討智慧醫療對病患與資源優化的影響,以及在落實健康台灣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寶貴經驗分享。

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李偉強表示,AI與醫療的結合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呼籲各院在有限資源下應思考最適應用方向。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分享,台灣AI醫療已不同以往停留在展示或研究階段,將以數位科技作為全民健康基礎,運用AI減輕醫護負擔,並藉跨院資料共享建立智慧醫療生態系。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智慧醫療中心主任郭律成提醒,AI作為「輔助」而非「取代」人類,導入過程須嚴格管控生成式AI技術潛在風險與倫理議題,以確保醫療安全與病人隱私。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李偉強強調組織須具備領導決心及跨域人才,並建立長期策略藍圖,讓AI專案由試點走向制度化,真正成為醫療競爭的核心動能。

台灣AZ表示,長期以創新為核心理念,促進智慧醫療改革與進化,本次論壇特別邀請日本專家Akihiro Maeda與瑞典Sahlgrenska大學醫院AI中心主管Dr. Magnus Kjellberg親自到現場分享在宅醫療以及智慧醫院AI應用的推行經驗,與國內專家相互交流。兩國經驗為台灣AI智慧醫療的發展提供寶貴借鏡,也期待未來持續與產官學界合作,有更多機會與醫院協力,共創智慧醫療的新紀元。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從風災救援到強化在地韌性 泓德能源以行動回應氣候衝擊

Miss Ko葛仲珊霸氣回歸 新歌〈homerun全壘打〉MV開轟上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