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文化4-4】輔導合規、違法即取締 台北市府推活動翻轉萬華印象

  •  2025-10-22

照片來源:文化局提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外界關注「萬華茶室」產業現況及社會議題,台北市政府商業處、文化局與社會局做出回應,3局處分別從管理法源、文化推廣及社福輔導角度,說明市府立場與後續作法,強調依法管理、增進社會平權與弱勢協助並行。

商業處:全面預審制度、違法業者依法廢照

商業處指出,「茶室」為坊間俗稱,實際營業多屬「飲酒店業」、「餐館業」或「飲料店業」等,依公司法與商業登記法採準則主義登記,實際營運仍須符合法令規範,包括都市計畫、建物使用、消防安全與環境衛生等規定。

針對「茶室」場所登記輔導成果部分,商業處表示,自109年1月1日起,依「台北市營業場所協助查詢服務作業須知」規定,凡公司(商業)營業項目登記有F501050飲酒店業、F501060餐館業者,於申請設立、遷址及營業項目變更登記時應主動查詢,並自111年12月1日起,公司商業登記營業場所採全面預審,並不限於「茶室」場所,未來亦將持續滾動檢討修正。

照片來源: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文化小旅行」網頁截圖

至於坊間俗稱「陪侍茶室」或「阿公店」的特種業別,商業處說明,依經濟部營業項目代碼表「J702030特種咖啡茶室業」,是指提供陪侍服務並供應飲料的營業型態。此類業別於本市須申請營業場所許可後始得營業;但截至114年10月13日止,本市無登記有案的特種咖啡茶室業者,現僅有舞廳業9家、酒家業11家及酒吧業61家。若未經許可提供陪侍服務,一經查獲將依自治條例裁罰並限期停業。

商業處同時也指出,警察局負責取締媒介性交易案件,並通報都計、建管、消防及兒少性剝削等主管機關依法處理;若商業登記業者違反法令遭勒令歇業並確定,商業處將依商業登記法規定廢止其登記。

針對疫情期間的萬華防疫歷程,商業處補充,110年5月14日公告茶室全面停業,至同年11月9日受理復業申請,配合中央政策11月16日起復業。累計受理101家業者核准復業,後續於112年底完成新版「萬華茶室業者辦理飲酒店業營業場所查詢作業規範」,經現場輔導後有56家店符合規定並完成核准。

文化局推茶室導覽劇場 傳遞茶室文化價值

文化局則指出,已啟動「萬華地區社會平權樂齡文化活動暨藝術導入示範計畫」,推動結合在地特色的文化推廣示範計畫,透過提高萬華地區的樂齡者參與富有創意性的文化與藝術活動,增進人際間的社會互動;萬華茶室、紅包場為在地樂齡族的日常休閒文化活動,構成萬華庶民生活文化,形成在地歷史文化一大特色。該計畫以「茶室」、「紅包場」常民文化特色為核心辦理系列活動,期望提升大眾對萬華區的理解,深化地方認同,並向社會傳遞在地文化價值。

照片來源:文化局提供

113年度以社會設計導入為概念,邀請藝術創作者與在地居民共創,計畫內容包含2場在地共識會議,和6場創作者走讀活動,創作者透過音樂、表演、圖、文、短影音等創作形式,引領民眾從不同角度探索在地文化。今年更邀請戲劇團隊,推出「茶室文化主題走動式戲劇導覽」,規劃《茶味在人情在》、《聞香成伴》,以及紅包場沉浸式劇場《老闆〜來碗陽春麵!》特別版演出體驗活動。

文化局期望,透過主題故事路線及結合劇場演出,帶領觀眾深度感受萬華文化內涵,藉由藝術創作的多元視角,重新詮釋區域樣貌,翻轉萬華既定印象。此外,計畫也因應萬華高齡人口結構,於西門紅樓北廣場舉辦紅包場演唱會,邀請多位知名藝人與民眾同樂,讓民眾感受紅包場文化的獨特魅力。

社會局則說明,若茶室業者違法涉及性交易遭警方取締,社會局會依社福業管範圍評估轉介個案,了解是否有兒少保護、性剝削、經濟困難或脅迫情形,並提供必要的輔導與協助;若有家暴或脆弱家庭議題,也會進一步連結相關資源。

綜合台北市府3局以上說法,市府目前將「萬華茶室」視為合法商業經營形態,也是在地生活文化的一環,並舉辦藝文及娛樂活動,讓大眾感受萬華文化內涵,提升對萬華區的了解,但對涉及違反法規者,仍依法查處。

照片來源:文化局提供、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文化小旅行」網頁截圖、文化局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茶室文化4-1】回顧萬華百年茶香風華 潘炳榮感謝市府協助疫情期間復業

【茶室文化4-2】形成另類長照 老人來萬華社交、開心回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