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國民黨團感念志工承諾推2制度 籲中央災後重建資金應更公開迅速

  •  2025-10-14

花蓮國民黨團感念志工承諾推2制度 籲中央災後重建資金應更公開迅速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災後第21天,花蓮仍在復原的路上。從光復到壽豐、從馬太鞍溪到東昌村,一幕幕泥濘中的身影,寫下屬於花蓮的韌性與溫情。花蓮縣議會國民黨團議員吳建志、吳東昇、韓林梅、邱光明、李正文、林品仰、林正福、林玉芬、詹金富、金淑敏、鍾素政與徐子芳、笛布斯·顗賚、徐雪玉今(14)日共同表示,災難可以摧毀道路與家園,卻摧毀不了花蓮人的信念與團結。

「這股力量,不是政府指令,不是命令制度,而是發自內心的愛。」花蓮國民黨團說,感謝自災害發生以來,花蓮有超過5千位志工投入協助,不分日夜、不分黨派,有人是學生、有人是老師、有人是企業主,也有平凡的家庭主婦;有人赤腳踩進及膝泥水,有人背著沉重工具一趟又一趟清理廢棄物,有人用自己的休假日搬運物資、洗滌家具,只為讓受災的鄉親能早日回家。

「真正的地方力量,不在口號,而在行動。」吳建志指出,從第1天災情爆發起,縣府與議會團隊立即動員,協助物資調度、分區清理與志工管理。面對堆積如山的泥濘、斷裂的道路、受損的電網與自來水設施,志工們與地方幹部一起蹲下、一起扛起,用手鏟出重生的希望。

「沒有華麗的宣傳,只有滿身泥巴的身影。」花蓮國民黨團直言,這些畫面,也讓人看見花蓮最真實的力量;沒有官樣的視察,只有默默的付出,花蓮不需要悲情,我們需要的是行動;不需要同情,我們要的是團結。

「中央的救災體系固然重要,但災後最關鍵的,是地方能否自立、自救。」國民黨團強調,此次志工動員能持續超過20天,正是因為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通力合作,花蓮縣議會黨團全員親赴災區,協助統籌志工分流、整理清運路線,確保每1戶受災家庭都能獲得實際幫助。

韓林梅也說,許多志工甚至自備伙食與器具,連續數日無休投入,令人動容;他們不是專業救難人員,卻用最單純的力量守護我們的家,這就是花蓮的驕傲!

「災後重建不只是修房子,更是重建希望。」邱光明表示,政府的責任是提供資源,但讓家園重新呼吸的,是這群不辭辛勞的志工。

花蓮國民黨團也呼籲中央政府,不要讓這股民間力量被忽視,災後重建資金的核撥與使用,應該更公開、更迅速,中央不應以繁文縟節拖延地方進度,讓第一線志工與鄉親陷入漫長等待,花蓮不求施捨,只求公平與效率。

金淑敏則強調,災後的路很長,絕非幾天慰問、幾筆補助就能結束。花蓮的產業、觀光、教育與醫療系統都需要長期重建。議會黨團將持續監督,確保每一分補助款都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花蓮不會被擊垮,因為我們有彼此。」林品仰說,這句話不只是口號,而是實踐。從青年志工到老農民,從清理泥水的里長到開著怪手的義工,這些人的汗水是花蓮復原的基石。

「讓我們繼續捲起袖子,守護家園,讓花蓮的明天,再一次亮起來。」吳東昇直言,他們義無反顧走進泥濘,不為掌聲,只為讓鄉親有依靠。花蓮的故事,不是悲傷的故事,而是勇氣的故事。

花蓮國民黨團表示,除了感謝全國志工攜手投入救災,未來將持續陪伴鄉親,不讓任何1位受災者被遺忘;此外,黨團議員們也承諾,將與縣府團隊一同推動2大制度「志工制度常態化」以及「災後重建透明化」,讓花蓮在災難後不只是重建,更能蛻變為堅強、更有準備的城市。

照片來源:花蓮國民黨團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網傳鳳林鎮長簽結無災情 林建平點出國軍救災規定:我沒有做錯事

憂社工長期駐守光復工作超載 楊華美助協調籲縣府妥善調度人力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