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秋思懷古寄今

  •  2025-10-09

【投書】秋思懷古寄今 3

張清塗/退休人員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臨,我們曾幻想著天上的嫦娥玉兔和吳剛伐桂的故事,更愛詩人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浪漫。曾幾何時我們忘記了浪漫也忘記了理想,我們陶醉在享樂的小確性裡,處處聞到烤肉的煙味裡,一家烤肉萬家香廣告流傳助長了烤肉風氣。

今年中秋連假前夕熱錢湧入,台股大漲近四百點,收在二六七六一點,再創歷史新高,台股指數屢創新高,然而同時間,全台減班休息人數卻持續增加,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今年九月底減班休息人數8505人,較上期增加一千多人,創下今年新高,形成一個台灣兩種世界。

中秋節有兩樣情,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光復鄉市區汪洋澤國,死傷無數,災情慘重。但也看到台灣民間的愛心和力量,從「鏟子超人」看見「台灣價值」,這豈是政黨各自利益的盤算所能相比的?

秋天讓筆者想起一首元代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異族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曲子《秋思》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全曲無一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悽苦的心境。古時文人見景思情內心感動文情並茂自然流露。譬如: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內心也就隨著這些變化而感動。春天草木的萌發讓人聯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歡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衰老與終結。因此會讓人感到憂愁和悲傷見景傷情。借用馬致遠的文字寫下: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馬太鞍。

不因馬太鞍的悲劇而影響今年中秋節的心境,借用范仲淹的名著《岳陽樓記》曾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來勉勵讀者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歡愉和沮喪。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祝福全天下人中秋節快樂。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向熱愛生命的珍古德女士致敬

【投書】到底還有沒有光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