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年輕女「指甲下冒大片膿皰」 醫揪愛美的她做錯一件事

  •  2025-09-06

25歲年輕女「指甲下冒大片膿皰」 醫揪愛美的她做錯一件事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剪指甲不是越深越乾淨!一名25歲的年輕女性,愛漂亮、又喜歡穿前端很緊的高跟鞋,平時習慣將指甲兩側剪得很短,某天出門不慎踢到大拇趾,沒想到邊緣的指甲竟深深的嵌到肉裡,立刻紅腫滲血,走路時像被針扎一樣痛得直冒冷汗,隔天指甲下更冒出大片的膿皰,急忙就醫診斷為急性甲溝炎,必須局部清創引流,搭配抗生素消炎藥,整整兩週後腫脹才明顯消退。

收治病人的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王羽安表示,薄薄一片指甲,儘管外觀不起眼,卻是保護手腳減少細菌或其他感染源進入皮膚、輔助做精細動作的關鍵。

門診統計,甲溝炎是門診最常見的指甲疾病之一,原因可能是外傷、習慣性咬指甲、長期接觸水或化學刺激物、黴菌感染、藥物副作用或捲甲。若不及早處理,疼痛和感染不只影響工作與生活,還可能造成長期變形或手部功能障礙。

王羽安說,甲溝炎原因千百種,臨床上,急性甲溝炎常因外傷、過度修剪指甲或咬指甲引起,造成甲板受損,並連帶讓旁邊的甲摺發炎,嚴重時會在甲溝處形成肉芽組織,在一些神經功能退化的人,如嚴重糖尿病病人,更應特別注意末梢的保護;慢性甲溝炎則常見於長時間接觸水或手直接接觸刺激性較強的化學物質的人,由於甲床及甲溝慢性發炎,因此手部皮膚會脫屑發紅、發癢,且甲板周圍的甲摺會腫脹,和甲板之間的縫隙會變深。

另一大主因則是黴菌感染,尤其常見於老年病人,黴菌感染的甲板會呈灰黃色,所以又稱為「灰指甲」,甲板異常不均勻的增厚,就會使指甲變形而壓迫到附近的甲溝。還有部分人是因為接受癌症藥物治療而造成甲溝炎。

別硬撐!王羽安強調,甲溝炎拖越久治療越棘手,急性甲溝炎治療以外用或口服的抗生素為主,必要時合併局部清創引流,在治療期間須減少碰水,以免加重感染或發炎;慢性甲溝炎則需對症下藥,例如灰指甲需以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捲甲使用指甲矯正器等。

醫師提醒,最重要的治療其實是預防,在指甲未發炎的時候,修剪指甲常常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地方。剪指甲的時候應從甲板中間往邊緣剪,且兩側不宜修剪過度,以防甲板往前推進的時候,重複嵌入旁邊的甲摺。若甲摺組織已開始腫脹疼痛,可用紙膠帶將甲摺拉開,減少甲板及甲摺的接觸,盡量穿著寬鬆的鞋襪,同時減少上坡或劇烈運動等會過度使用大拇趾的活動。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高雄登革熱又單週新高!擴大採檢600人 疾管署曝「疫情跨區」警訊

家長注意!一開學腸病毒就蠢動 中部2男嬰「敗血症」進加護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