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乃彰/蕭中正醫療體系營運長
三艘美國神盾級驅逐艦,USS Gravely,USS Jason Dunham,和USS Sampson,載著超過四千名配備兩棲登陸能力的海軍陸戰士兵,正部署在委內瑞拉的加勒比海外海。這一幕美國海軍軍事力量的展示,或許令人聯想到的是俄烏邊境的黑海、以色列與加薩走廊的紅海、或是紛擾不斷的中國南海及台灣海峽,但這場一觸即發的軍事部署,卻是在美國後院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上演。
美國華府的理由是反毒,川普總統宣稱委內瑞拉的毒品幫派正嚴重滲透美國各大城市,國務卿Marco Rubio指控這些販毒集團「在國際水域橫行有恃無恐,將毒品不斷輸入美國,而這些毒品正在殘害生命、正在摧毀社區。」 川普更直接點名所謂的「阿拉瓜火車」(Tren de Aragua,TDA),是委內瑞拉政府所支助的犯罪組織。美國情報機構因此展開調查,他們的報告結論是委內瑞拉政府「大概並沒有與TDA合作的政策,也沒有指揮TDA前往或在美國境內行動。」川普的回應是直接解雇撰寫該報告的分析人員(此舉很像因為美國7月份就業報告數據不佳,總統未提出證據便指控這些數據是被操控作假,並立即解雇了勞工統計局局長Erika McEntarfer)。這使得基於委內瑞拉政府支持販毒為理由的軍事攻擊部署行動,缺乏完全可信與正當的基礎。
其實這並非單一的外交或軍事糾紛,而是在歷史上長久以來糾纏著美國和拉丁美洲「炮艦外交」(Gunboat Diplomacy)的重現。20世紀前半葉,美軍曾多次出兵登陸墨西哥、古巴、海地、多明尼加、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從1950年代到21世紀前,CIA和美軍則介入了瓜地馬拉、古巴、多明尼加、格瑞那達、和巴拿馬的政權戰爭,留下拉美各國難以抹去的集體記憶。如今美軍軍艦的逼近,可能再度喚起這些歷史創傷,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ás Maduro)已高調回應,宣布將動員四百五十萬名軍民備戰,強調是對美國「荒謬、離譜的威脅」的正面回擊。
其實委內瑞拉曾經是一個前景可期的民主自由國家,但在1999年民粹領袖雨果·查維茲(Hugo Chávez)當選總統後,他高調的反美、反資本主義立場,以及對古巴和尼加拉瓜左翼政權的支持,使他被華府視為眼中釘。2013年查維茲逝世後,同樣激進的追隨者馬杜洛繼任,敵意則進一步加深。華府幾乎是從馬杜洛上台以來就試圖推翻他,數十年來的經濟制裁與國內治理不善,使委內瑞拉陷入極度的貧困與不穩定,但馬杜洛卻能在貧困、舞弊選舉、與大規模難民潮的威脅下維持其政權,這對華府而言絕對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挑釁和芒刺在背。
而從實質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軍事行動對減少美國本土毒品危機並無法有打擊性的幫助,因為問題核心在於美國境內的需求(城市貧困、失業、與社會不平等造成的心理與經濟壓力,以及長期存在的成癮文化與藥物濫用問題),以及跨國毒品供應鏈的暢通(如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的古柯葉種植,墨西哥的冰毒製造,並讓跨國幫派像墨西哥毒梟、委內瑞拉TDA等分配給美國境內的街頭販毒網絡)。軍艦出動的升級會帶來了一個被低估的結果,那就是每一次華府軍事的逼迫,都會讓馬杜洛政權更緊密地靠攏北京。在過去的年代,拉丁美洲國家因別無選擇而必須屈服於美國,但如今情況已經改變,當美國威脅委內瑞拉時,中國就會伸手伸出擁抱。過去20年間,中國在委內瑞拉的投資比其在西半球的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多,總計超過了670億美元。其中部分資金用於委內瑞拉的基礎計畫上,像是住房、礦產、和鐵路建設,但目光其實就是鎖定在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利益上。
隨著美國艦隊的兵臨城下,北京公開表示反對武力威脅,反對任何違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及反對外國勢力以任何藉口干涉委內瑞拉內政。這些用語曾是美國在南海與菲律賓議題上對中國的警告,如今卻換作北京對華盛頓的用詞,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中國公開警告美國,不要插手美國後院加勒比海的事務。
黑海的衝突是由北約與俄羅斯所牽動著,台灣海峽則存在著美日韓與中方雙方的戰略佈局,而委內瑞拉的加勒比海情勢,其風險在於對緊張情勢的不對稱解讀,當北京已經深深綁定其能源與資金結構,華府則是著重於軍事的部署行動,美中角力的軌跡與力道影響的不僅僅是委內瑞拉,甚至是整個泛加勒比海的局勢,也不要忘了在那個區域內還有另一個親中防美的古巴。
藉由軍艦與武力展示來迫使他國就範的「炮艦外交」傳統,或許可以在19、20世紀奏效,但時至今日的多重格局下可能引發恰恰相反的效果。當美軍艦隊在加勒比海迴盪時,北京的影響力正悄然深入為委內瑞拉提供另一條管道。若華府仍將艦隊當成處理拉丁美洲問題的工具,可能不僅會再度喚起拉丁美洲各國對歷史創傷的記憶,也可能將加速區域內力量向北京傾斜。炮艦或許能展示威勢,卻難以塑造真正的穩定與秩序,更務實的途徑或許在於透過外交、經濟合作與區域夥伴對話,不論是在台海、紅海、黑海、或者是加勒比海,才能尋求避免持續激化對立的長遠解方。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