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王婉諭談大罷免與內閣改組 批賴清德領導力不足、民進黨內溝通失靈

  •  2025-09-01

中午來開匯/王婉諭談大罷免與內閣改組 批賴清德領導力不足、民進黨內溝通失靈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針對大罷免落幕及內閣改組議題,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今(1)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中午來開匯》專訪時直言,726大罷免結果已經預定823的情勢,國會結構不會有大幅度改變。時代力量早在726後就提出三項訴求,包括總統賴清德應該辭去民進黨主席、內閣必須重組,以及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應辭職。她強調,政黨有責任回應民意,現行小幅度的改組顯然不足。

王婉諭表示,賴清德總統在領導能力上存在嚴重問題,他應該要替國家定調,清楚告訴人民要改變什麼、解決什麼問題,並在用人上展現判斷力,從行政院長到整個內閣都需要檢討,然而現狀卻與黨團處於難堪狀態。她將賴清德與前總統蔡英文比較,認為蔡英文上任初期能迅速定調、回應民意訴求,展現清楚的國家方向,但賴清德無論是回應民意、定位國家方向,甚至黨內溝通協調,都顯現出明顯落差。

王婉諭指出,民進黨是典型的派系共治政黨,但賴清德無法妥善處理與柯建銘的溝通,導致外界時常質疑立法院的行動是否代表行政院或總統的意志,這種行政與立院黨團不同調的狀態,甚至傳出黨內風暴,顯示溝通能力不足。她強調,賴清德總統既然已經是國家領導人,就應立即調整、妥善處理,否則只會讓人民對國家失望、對民進黨不滿,並對未來方向感到惶恐不安。

王婉諭指出,民生法案是執政黨應該要回應的重點,以近期正在審議的《兒童托育服務法》為例,民進黨過去傾向支持設置監管員制度,但國民黨持不同意見,民意其實是支持該制度的。她強調,時代力量持續透過自身力量回應民意,推動法案審查,最終讓藍綠白各政黨的立委都投入審查,並支持政策往前推動。

王婉諭表示,時代力量作為第三勢力的角色,就是對於正確的事情予以支持,對於錯誤的政策提出批判,無論是民進黨、國民黨或民眾黨,都應該接受公平檢視。她強調,政治人物有權力就應該受到監督,而小黨的責任就是在政治上持續展現民意、提出建議與批評,並為民眾積極爭取相關權益。

針對新竹縣罷免案結果,王婉諭指出,這次罷免案的同意票約3萬多張,不同意票則有7萬多張,票數分布與2024立委選舉結果幾乎一致。當時民進黨候選人得票約3萬票,而國民黨立委林思銘的得票數則是7萬票左右。

王婉諭表示,這樣的票數顯示出中間選民的冷感,許多中間選民對於連續性的政治動員與罷免投票感到疲乏,因此選擇不出來投票。她分析,這次的同意票與不同意票幾乎對應到民進黨候選人和林思銘過去的選舉得票數,顯示多數中間選民缺乏參與意願,而投票結果仍回到藍綠基本盤的對決,呈現的是中間選民對罷免動員的冷淡。

王婉諭指出,選民期待政治人物能提出具體願景與解決方案,而不是僅依靠動員或藍綠歸隊的政治操作。她直言,新竹縣值得更好的發展,林思銘既然繼續擔任立委,甚至傳出可能投入新竹縣長選舉,更應該提出清楚的政策藍圖與問題解方,回應縣民期待。

回顧2024年立委選舉成績,王婉諭坦言個人並不滿意。她指出,雖然在單一選區制下,藍綠皆有候選人參選,而她的得票率是時代力量候選人中「選得最好」的一次,客觀數據上表現不錯,但仍未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

王婉諭表示,當時明知是一場「不會贏的選戰」,仍全力以赴,因為希望能逐步改變地方長期的政治板塊,讓藍營「一條龍」的局面能被突破。她原先設定的目標是縮小與林思銘之間的差距,但最後未能達到,因此難掩遺憾。

王婉諭說,下一次目標選舉應該是2028年,她仍希望能重返國會。至於2026年地方選舉是否參與,外界已有許多詢問,但她強調仍要看選民的結論與需求,新竹縣長期由國民黨全面執政,從縣長、立委到縣議會乃至各地方代表會幾乎都是藍營一條龍,導致官商勾結、賄選等問題不斷,這樣的共犯結構,使得地方政治難以改變,也讓選民對翻轉充滿挫折感。

王婉諭強調,她在新竹縣的目標十分清楚,就是推動政黨輪替與政治更新,讓人民有更多好的選擇。她呼籲,未來要打破過去20年未曾政黨輪替的現狀,非藍白之外的其他勢力應該加強協調、合作,共同爭取翻轉新竹縣的機會。

針對外界傳出王婉諭與民進黨竹北市長鄭朝方可能結盟的說法,她表示,2024年選舉結束後,她投入大量黨務工作,也持續在新竹深耕經營,實際與鄭朝方縣長接觸的場合極少,「可能只有在跑場場合見過幾次,面對面大概不到十次,講話更是沒有超過十分鐘。」她質疑外界傳言純屬臆測,直言「不可能因為短短十分鐘的點頭寒暄,就達到什麼互通有無的程度。」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民進黨若不徹底改革恐再失中間選民 游盈隆轟執政路線錯誤:台灣15個月來更弱化

中午來開匯/建議賴清德藍白組閣 游盈隆:交出內政權力讓民意回流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