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蝴蝶專欄】日禁我國旗:文化部的尷尬時刻 遺憾可以當飯吃嗎?

  •  2025-08-29

【藍蝴蝶專欄】日禁我國旗:文化部的尷尬時刻 遺憾可以當飯吃嗎? 3

藍蝴蝶/公共行政碩士、時事評論人

近日,文化部長李遠(筆名小野)撰寫一封公開信,呼籲台灣藝人請記得「我們台灣」,強調文化不該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更不能被上級控制和指導。

然而,文化部在大阪世博活動中面對日本要求遮蔽國旗圖案的事件,僅表達「強烈遺憾」,引發國內輿論的強烈不滿。

這兩件事看似無關,卻反映出台灣在文化自主與國際現實之間的艱難抉擇,以及政府在處理敏感議題時的矛盾與困境。

一、文化自主的堅持:李遠的呼籲

李遠的公開信展現了文化部對台灣文化自主性的重視。他呼籲台灣藝人在赴中國大陸發展時,應保持心理準備,並記得自己身為台灣人的身份。這封信的核心理念是希望台灣藝人在國際舞台上能保有骨氣與志氣,展現台灣的獨特性。然而,這樣的呼籲是否能真正影響那些選擇前往中國大陸尋求發展機會的藝人?畢竟,藝人選擇進入市場的考量多半是基於藝術拓展與個人利益,而非政治立場。

李遠的言論固然展現了文化部對台灣文化自主性的堅持,但也凸顯出台灣藝人在國際舞台上的尷尬處境。一方面,他們希望能夠拓展市場,增加影響力;另一方面,卻又需面對來自不同政治勢力的壓力。這樣的矛盾,反映出台灣文化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脆弱性。

二、大阪世博事件:文化部的鴕鳥心態?

大阪世博要求遮蔽國旗圖案的事件更是讓人感到憤怒。日本方面以「受到壓力」為由,要求台灣團隊隱匿國旗圖案,而文化部僅表達「強烈遺憾」,未提出正式抗議或反制措施。這樣的回應顯然無法滿足國內民眾對政府捍衛國家尊嚴的期待。

輿論普遍認為,文化部在面對國際壓力時過於軟弱,甚至有「鴕鳥心態」之嫌。許多民眾質疑,連一個小型活動都無法堅守國旗圖案,那麼在更大的國際舞台上,又該如何捍衛台灣的主體性?更有聲音指出,日本在面對中國大陸壓力時,選擇妥協的行為讓「台日友好」的口號顯得虛偽。

這次事件無疑對台日關係造成了負面影響,也讓人重新思考「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真實性。

三、矛盾與困境:文化部的兩難

文化部的處境其實相當尷尬。一方面,它需要捍衛台灣文化的自主性,向世界展現台灣的獨特性;另一方面,它又必須在國際現實中求得生存空間。大阪世博事件顯示出,當涉及到國際利益時,被標榜的友好關係往往會因壓力而變得脆弱不堪。

然而,文化部是否真的只能「表達遺憾」?許多民眾認為,政府應採取更強硬的態度,例如撤回參展或公開譴責日本的不友善行動。畢竟,一次妥協可能導致未來更多次的讓步,長期而言將損害台灣在國際上的形象與地位。

五、如何走出困境?

文化部面對唱和中共的台灣藝人及大阪世博當局突襲我國國旗事件展現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前者強硬要求文化自主性,後者則趴軟無力徒留遺憾。然而,這兩件事其實有著共同的核心——如何在全球化與國際壓力中捍衛台灣文化的國格與主體性?

未來,民進黨政府在處理類似事件時,顯然更需要導入策略性思維。一方面,以加強與友好國家的溝通,尋求更大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應展現堅定立場,讓世界看到台灣絕不會輕易妥協。唯有傲骨挺立的堅持捍衛文化國格,台灣才能真正讓世界看見。如此不僅彰顯民進黨人是一個有骨氣、有志氣的台灣人,亦更展現民進黨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黨、在國際舞台上維護台灣獨立自主的能力與決心。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文傳會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藍蝴蝶專欄】部長失言失態 賴政府的「人事地雷」炸開了

【藍蝴蝶專欄】朱立倫的黨主席選舉布局:交棒或連任?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