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偉促防中國「洗產地」 郭智輝霸氣稱「抓到殺頭」:3階段處罰

  •  2025-08-21

照片來源:邱志偉臉書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於立法院昨(20)日質詢質疑,政府除公共工程外,是否能進一步限制中國製品流入台灣產業供應鏈,並要求優先採用台灣本土建材與技術,以防止「洗產地」行為。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抓到就殺頭。

郭智輝表示,公共工程已禁止使用中國商品,相關規範政府能夠確實落實。他強調,若企業違規使用中國產品,將面臨嚴厲處罰,第一次違規開罰60萬元、第二次300萬元,第三次則吊銷執照,抓到就殺頭。

邱志偉進一步詢問,是否能限制中國資本扶植的半導體廠商在台灣投片?郭智輝回應指出,若是消費型晶片與中國廠商競爭「沒有意義」,因為成熟製程在中國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利潤有限。他強調,半導體技術2年就會更新一個世代,台灣必須集中資源在具獲利能力的先進製程(20奈米以下),包括14、12、10與7奈米製程,這些領域中國難以追趕,良率也遠不及台灣。

郭智輝指出,美國廠商之所以在中國投片,是因應中國內需市場,並不會衝擊全球市場格局;相較之下,中國雖在一年間新增40多個投資案,但實際上競爭力不足,產能過剩反而導致「內卷」。他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仍可透過台積電及合作廠商(如世界先進、華邦、旺宏等)靈活調整,逐步將不具利潤的28奈米成熟製程轉讓或放棄,集中發展具優勢與高獲利的先進製程。

邱志偉提醒,中國內部競爭不僅影響自身,也可能衝擊國際環境,過去面板產業遭遇「紅色供應鏈」擠壓即為前例。他強調,台灣必須警惕相關風險,並透過政策確保產業不受中國影響。

照片來源:邱志偉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擴大勘查11校 張淑芬南下台南視察災後工程

盤點115年度總預算 賴清德盼政院以通俗語言向社會溝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