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民進黨3態度掀眾怒 莊淇銘直指賴清德如項羽不認錯

  •  2025-08-19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莊淇銘今(19)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莊淇銘直言,自己對民進黨草創歷程極為了解,從參與制定規章、上街頭抗爭、甚至被警察抬走,他一路陪著民進黨成長,卻始終未入黨;他強調,台灣需要一個有能力制衡國民黨的反對黨,但民進黨掌權後的態度,已讓黨內站在主流民意這邊的人被邊緣化。

莊淇銘表示,總統賴清德個性不會認錯,與歷史上的霸王項羽類似,項羽把忠臣趕走,最終陷入「四面楚歌」;在民進黨邏輯下,選舉結果若不理想,不會認為是掌權者錯誤,而是「選民沒有智商」或「內部不團結」,甚至「有意見的人都是雜質」。

莊淇銘提到,前立委林濁水曾是民進黨「台獨大師」,卻因質疑「是否要進行全面性大罷免」而被核心指為「共匪」,共匪不就是「雜質中的雜質」?莊淇銘認為,大罷免失敗時,民進黨並未跌破基本盤,真正跌破基本盤是失敗之後的態度。

莊淇銘回憶,早在4月就有人詢問他大罷免可能結果,當時他預估或許能罷掉5到6席,但「投票是那天才決定的、是變動的」。他說,當時民進黨掌握媒體、部會與府院黨,營造國民黨立惡法、亂刪預算,甚至讓部會買不到衛生紙、油錢也不足,並營造「婦幼津貼要砍掉」的氛圍,引發部分中間選民與泛藍群體傾向投下罷免票。

莊淇銘強調,民進黨後續更加碼操作,將不仇中者打成「友中」、交流者變「親中」、最後貼上「中共同路人」乃至「阿共派的」、「共匪」。他提到立委王鴻薇曾在街頭被直指「共匪」,葉元之更慘,遭人當場吐痰到頭上。

莊淇銘語氣沉重,提到當年自己曾因一句「政黨應該輪替」,而遭《刑法100條》起訴,被控顛覆政權,「要怎麼扣你就怎麼扣你」。他說,當年與立委王世堅、學者游盈隆和陳師孟等人一同上街頭爭取「百分百的言論自由」,如今卻看到民進黨再度搬出刑法100條,讓人民開始警覺「不太對」。

莊淇銘直批民進黨全面執政下,司法與檢調進場,進行「違法羈押、濫權羈押」,媒體則持續配合抹黑、醜化,甚至出現「納粹氛圍」。莊淇銘指出,罷免投票率接近6成,比補選高,這2成成熟公民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莊淇銘直言,民進黨的最大問題是態度,第一是「說謊」,把罷免說成與黨無關,是民間自發,還宣稱「沒有人成功、沒有人失敗」;第二是「耍賴」,明明自己主導,卻推給自發罷免團體,讓當初被拜託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翻臉」。莊淇銘透露,曹興誠會直接說:「明明是你找我的。」這讓社會認定,總統賴清德說謊,民進黨說謊。

莊淇銘分析,既然跟黨無關,那秘書長辭職幹嘛?一點關係都沒有,為什麼要辭?直指這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第三點,莊淇銘嚴厲批評民進黨「鄙視選民」,過去曾聽民進黨領導人抱怨落選是「縣民沒有水準、市民沒有水準」,完全忘了尊重民意,連英國首相被換下來的時候,還會說「酒店關門我就走」,立下世界大戰的大功,還是就走了。

莊淇銘說,民進黨鄙視人民,又讓人家看到不太對,當初講的行政中立、黨政軍退出三台,當初講不該用媒體抹黑、不該醜化,不該做的全部都用上了;這時候看民進黨的態度,結果態度是什麼?態度是繼續推動大罷免,這時候就讓人家覺得民進黨就是說一套卻做一套,甚至於連自己原來的基本信仰都丟棄。

莊淇銘奉勸,民進黨要思考,當初大家在幫忙選舉時,遇到很多判重刑的,最後一句話就是「當選過關、落選就被關」,人民就會盡量想辦法支持那些被判刑的人;但今天卻用惡質動作,只會喚醒很多人對以前不容忍的事情;在幫助民進黨的過程裡,讓民進黨「當選過關」的那股正義感,現在反而轉向支持國民黨跟民眾黨,這個基本已經慢慢形成。

在談及救災與公務倫理時,莊淇銘批評,綠營對風災、颱風災時,態度很敷衍,大罷免則全力投入,輸了還要全黨投下去,全黨公職是領誰的錢?是人民的血汗錢、納稅錢。若是中南部的立委就應該努力爭取預算、到地方看地方政府可以做什麼,卻把力氣用在全力投入大罷免,把人民當成什麼?人民會覺得政黨「無心無力救災、全心全力投入大罷免」。

最後莊淇銘聚焦在「20%加N」,直指現在開始到未來很多廠商會叫得很慘的,當年導致太陽花事件的是黑箱作業,這次整個談判過程「比上次還黑箱」,而且談判結果很差、卻還罵人,民調怎麼可能不雪崩?莊淇銘強調,所以真的雪崩了,真正雪崩肇因於事後的態度,但是直到現在為止,民調「還沒有看到底」。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Meta大停權潮延燒!網友怒喊「還我帳號」、酸政府對Meta太暖心

回應新北市長接班人選 侯友宜:腳踏實地、努力做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