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容易咳嗽、皮膚燥癢? 中醫推3穴道1茶飲馬上改善

  •  2025-08-16

立秋後容易咳嗽、皮膚燥癢? 中醫推3穴道1茶飲馬上改善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序已經進入「立秋」後,雖然標誌著秋天開始,但在台灣的氣候條件之下,此時仍常有高溫出現,暑氣未盡,涼意未足,形成中醫所說的「暑溼夾燥」的複雜體感環境,容易出現咳嗽以及皮膚問題,怎麼辦?中醫師大推3穴道、1茶飲有助改善立秋後常見的咳嗽與皮膚問題。

建功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魏僑表示,在中醫理論當中,秋主燥金,屬肺。燥邪易傷肺,而肺主皮毛、司呼吸,是人體重要的防禦與調節器官,此時若調養不當,容易出現呼吸道不適,如鼻塞、乾咳、咽乾喉癢等,過敏性鼻炎患者患者尤其易發。

這個時間點,也因為乾燥,魏僑指出,有些人會出現流鼻血的症狀,加上肺主皮毛,此時也容易有皮膚乾燥搔癢等問題,尤其異位性皮膚炎、溼疹患者都應注意。

魏僑建議,一旦有咳嗽的狀況,可以針對以下穴道,用吹風機吹10至20秒作為保健。分別是:「列缺穴」 此穴位在手腕上方約1.5寸(食指橫寬兩指)處,橈骨莖突內側凹陷處,能摸到骨頭的凹陷處。如果有咳嗽、氣喘、頭痛等症狀,找它就對了,此穴又能通任脈,喉嚨腫痛、胸部挫傷疼痛也可以用。

第二為「尺澤穴」此穴位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中醫認為主治肅降肺氣、清泄肺熱、滋陰潤肺等功能,可以用來治療咳嗽、喘、甚至是胸滿脹痛的狀況。第三是「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經常熱敷、按壓,可以促進氣血循環,也能預防感冒,在感冒初期時達到疏風解表的效果。

魏僑進一步表示, 皮膚的乾癢則可以透過飲食改善,像是可以多攝取白色、滋陰的食物,如白木耳、百合、蓮藕、山藥、梨子等。推薦茶飲為「生脈養陰茶」,利用麥門冬10g、西洋參5g、五味子5g等,洗淨後用900毫升水煮滾,轉小火約煮五分鐘即可,有助養陰益氣、安神抗秋燥。

魏僑強調,中醫的經典《黃帝内經》是預防醫學的重要指南,許多中醫的養生之道都在書中記載,其中提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秋季的到來代表陽氣漸收,常會因氣候改變而產生憂鬱的情緒,在五行上也對應憂的情緒,情緒較敏感的人可能會在這個時節感到壓力較大,不妨調整作息,早睡早起,維持積極心態,適時發洩壓力;也可以在清晨至戶外慢慢的散步、拉筋,有助於維持身心的穩定。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名醫仲介9人中國器官移植判刑 彰基:3年前已解聘「不容忍用病患牟利」

衛福部也打「李多慧」女神牌! 身障團體中秋禮盒盼賣1億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