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童4個1過重肥胖 長大就會抽高?醫曝7成機率會賭輸

  •  2025-08-11

台灣學童4個1過重肥胖 長大就會抽高?醫曝7成機率會賭輸 7

▲國健署長沈靜芬表示,全台平均每4位學童,就有1個人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國中小學童「胖嘟嘟」!根據國內最新統計,全台平均每4位學童,就有1個人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任黃啟南就警告,很多家長誤以為「小時候胖沒關係,長大就會抽高」,但研究顯示,肥胖兒童有高達5成、肥胖青少年有7成機率,在成年後仍為肥胖成人。

國健署今(11)日上午召開「FIT動起來!健康體位,一次到位」記者會,為響應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願景,將健康飲食及身體活動等面向導入兒童健康體位,特別結合教育部推動學童健康體位。

依據教育部發布112學年度學生健康檢查資料顯示,全臺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23.8%,國中學童盛行率則為28.6%。

出身兒科醫師的新任國健署長沈靜芬表示,教育部的調查顯示,全台平均每4位學童,就有1個人過重或肥胖的問題,這在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也受到關注,多名委員都曾針對兒童肥胖提出建議,賴總統也非常重視。

沈靜芬強調,孩童肥胖不是孩童個人的問題,而與家庭的營養跟運動習慣息息相關,因此,國健署結合教育部倡議「FIT動起來」,運用「Fitness運動」、「Intake飲食」、「Team合作」三大要素,鼓勵家長以身作則,從備餐開始到陪伴運動,共同建立兒童健康生活習慣。

小時候胖真的不是胖嗎?黃啟南說,很多家長誤以為「小時候胖沒關係,長大就會抽高」,但研究顯示,肥胖兒童有高達5成的機率,在成年後仍為肥胖,而肥胖青少年機率更高,高達7成會成為肥胖成人。

黃啟南強調,兒童期的肥胖若未及時介入,不僅可能影響孩子正常發育與自信心,還會大幅提高成年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影響深遠,不可輕忽。家長如欲了解孩子是否屬於健康體位,可參考國健署公布的「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輸入孩子的性別、年齡、身高及體重,即可判斷孩子的體位狀況。

小兒科醫師「柚子醫師」陳木榮則建議,家長可以落實「FIT動起來」的三大要素:「F運動、I飲食、T合作」如下:

「Fitness運動」:建議家長應規劃兒童每天至少運動一小時,可以選擇跑步、游泳或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或選擇刺激身體生長板以及生長激素,對長高有幫助的籃球運動;也可以選擇乒乓球運動,刺激身體分泌血清素,同時訓練兒童專注力。

「Intake飲食」:建議以「我的餐盤」建立兒童均衡飲食習慣,選擇在地、原態、多樣化的食物,滿足營養的需求,避免選擇含糖的飲料,因含糖飲料會導致血糖快速波動,使兒童難以集中注意力,專注力變差,學習表現下降及蛀牙機率增加等負面影響。

「Team合作」:強調陪伴與合作的重要性,家長的以身作則是兒童健康體位養成的重要關鍵。有家長陪著兒童一起運動,是讓兒童養成喜歡運動最重要契機。家長也可利用親子時間,一起準備餐點,帶著兒童探索不同食材及處理方式,最後一起享用成品,養成兒童健康飲食習慣。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暑假過一半滑手機頸部疼痛爆就醫潮! 有人「烏龜頸」體態全走樣

臉紅、胸悶還頭暈… 氣溫攀高孩童易中暑!緩解不適中醫有妙招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