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剖析罷免全敗原因 主流民意不支持、訴求不靈、戰場選錯

  •  2025-07-28

專家剖析罷免全敗原因 主流民意不支持、訴求不靈、戰場選錯 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726大罷免全數槓龜,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28)日指出,這場由公民團體與綠營支持者所發起的大規模罷免行動,結果以24+1席全數失利收場,顯示其根本上存在嚴重誤判;他認為,造成此次挫敗的3大關鍵因素,分別是主流民意不支持、中心訴求未被接受,以及錯誤的選區策略。

游盈隆直言,全台目前仍籠罩在如夢似幻的氛圍中,難以相信罷免行動竟全軍覆沒。他引用羅馬哲學家馬可仕·奧里略(Marcus Aurelius)在《沉思錄》中的話:「對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趨之若鶩就是瘋狂」,直言罷免行動正是如此。

游盈隆指出,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7月民調,全國及各罷區的政治氛圍,明顯不利於罷免行動發展。他認為主流民意「強烈反對罷免藍委」,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客觀事實。

游盈隆說,罷免團體主打3大中心訴求,包括毀憲亂政、反共護台、亡國感,但調查顯示,這些口號未能打動多數民意,例如只有41%受訪者同意「藍委所為多屬毀憲亂政」、36%認為罷免能提升「反共護台」意識,38%感受到罷免攸關台灣存亡,但反對者則普遍超過5成。

「神聖目的無法正當化不當手段。」游盈隆進一步強調,即便「反共護台」是全民共識,但多數人不認為罷免是達成此目標的正當手段,這也代表部分支持者對罷免手段產生疑慮,導致行動失焦。

游盈隆直言,罷團選擇在藍營基本盤深厚的選區挑戰藍委,是一場注定艱難的「仰攻戰」,如同孫子兵法所言:「不可仰攻高地之敵」。他早在6月29日即曾在臉書提醒相關風險,但顯然主事者並未充分評估選區結構,「究竟是哪來的信心,認為能在深藍選區罷掉深藍立委?」類似邏輯套用在綠營選區同樣困難,罷免非鐵票區域立委原本就有極高門檻。

游盈隆最後補充,除了基本面錯誤之外,這類大型群眾運動本身還牽涉組織與技術動員能力,財務問題也不可忽視。他呼籲相關團體應謹慎檢討行動策略,避免未來重蹈覆轍。

照片來源:取自民進黨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大罷免全都輸 蘇俊賓籲賴清德:手握權力才能遞橄欖枝

大罷免潰敗 蕭美琴:任何立場政治都更需謙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