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胸口疼痛找嘸原因 原來不是心臟病!竟是「皮蛇」上身

  •  2025-07-26

他胸口疼痛找嘸原因 原來不是心臟病!竟是「皮蛇」上身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統計,民眾一生中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約為32.2%,但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忽略「皮蛇」上身。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貽恒就收治過一名患者,因胸口疼痛,誤以為是心臟病發作,歷經一連串檢查卻找不到原因,直到幾日後身上出現皮疹,才確認為帶狀疱疹,而這類情況由於疼痛先於皮疹,常與心血管疾病混淆,不僅延誤診斷與治療時機,也加深患者的不安與焦慮。

醫師臨床觀察,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這一類病人常有血管病變與慢性發炎傾向,導致免疫調節失衡,提高帶狀疱疹的罹患風險。

李貽恒表示,帶狀疱疹會誘發全身系統性發炎反應,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栓形成,一旦血栓阻塞冠狀動脈或腦血管,恐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疱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即使過了一年,長期追蹤也發現,12年內發生心血管重大事件的風險提高3成,影響不只短期,更是對身體長期的健康負擔。

帶狀疱疹對三高慢病患者威脅不容小覷。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指出, 目前台灣接受洗腎人數超過9萬人,一旦進入末期腎臟病(ESRD)這個階段,腎功能幾乎無法恢復正常,已有研究發現,感染帶狀疱疹可能加速進展至末期腎臟病的風險,進一步增加透析與住院率,讓病情急轉直下,也是要注意的一群。

預防十分重要,李貽恒說,與其等疾病來襲後手忙腳亂,不如在健康時期就做好免疫力的防護,這對所有高風險族群來說尤其重要,目前國際指引,建議 50歲以上民眾,以及糖尿病、心血管與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優先考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研究顯示,配合生活作息調整、壓力管理等綜合防護,施打疫苗可降低超過9成的發病風險,並有效減少疱疹後神經痛。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免等到45歲!B、C肝免費篩檢提前至39歲 200萬人受惠

早產兒最多省6萬!健保擴大給付RSV單株抗體 1歲內可補打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