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困境3-3】民生、用電如何兼顧 少數綠能弊案導致官員寧無作為

  •  2025-07-25

【風力發電困境3-3】民生、用電如何兼顧 少數綠能弊案導致官員寧無作為 1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彰化報導

台灣推動能源轉型近10年,彰化縣有優越天候和地理條件,包括一年四季不停的風力與陸域太陽能發電,本應華麗轉型成「風光大縣」,卻屢屢爆發芳苑鄉、二林鎮反光電、反風機,就連彰化大村鄉14公墓要開發成光電停車場都有居民憂心影響生活品質,民生與用電間如何兼顧,成為政府最大難題。另外,有再生能源業者也坦言,少數綠能弊案出問題,官員也怕,寧願無作為。

「全國求活路、芳苑鄉求死路?缺電不能讓芳苑鄉承擔。」芳苑鄉長林保玲指出,綠能有很多樣態,上位者應該要知道台灣的環境、底子,到底能不能做綠能?而非一味追求。她分析,離岸風電成本高、陸域風機又有噪音、風切影響人民健康與生活。

林保玲進一步說,全國369鄉鎮都要用電,為何不是由政府公平分配規劃發電區域,若這次允諾業者、同意政府,未來恐有各種廠商接續而來;她直言,站在公所立場就是跟民眾站在一起,公所受代表會監督,只要芳苑代表會建議合理、決議反對設風機,芳苑公所一定會執行。

少數綠能弊案 業者無辜掃到颱風尾

【風力發電困境3-3】民生、用電如何兼顧 少數綠能弊案導致官員寧無作為 19

另外,有再生能源業者也坦言,少數綠能弊案出問題,官員也怕,寧願無作為,畢竟如果過了就要扛責任,更從5道程序不斷增加,包括國產署、能源署、縣府聯合審查會,還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

「就是太多程序,才讓綠電蟑螂有空間。」業者認為,如果都照規矩來,評分表就評分表、通過就一次過,90%以上綠電蟑螂都不敢出來,若真有本事的就會成為顧問公司,幫忙處理事情,按件計酬;他表示,過往還有綠色通道,財政部或經濟部每2個月會開跨部會協調,現在都停滯了,政府還要人來投資,感嘆「大家都知道是演戲」。

風機不同以往 業者:現有制動裝置控轉速

彰化縣經濟暨綠能發展處表示,近來屢有二林鎮、芳苑鄉民眾反映反對陸域風電開發案,主要訴求係開發業者未召開相關說明會,未尊重當地民意,並主張風機設置距離民宅、魚塭、農田或農業設施過近,擔憂影響生活品質及農漁業收成等等,惟依據現行電業法及電業登記規則相關規定,尚無規範風機安全距離,且僅要求開發商於施工前召開說明會。

經綠處強調,縣府考量地方民情,已數度函請經濟部能源署儘速修法,增訂風機安全距離及籌設前召開地方說明會相關規定,以利綠能政策順利推行。

針對風力低頻部分,再生能源業者則澄清,現在風機都是散葉式且高度達150公尺的大型風機,環境噪音僅50db,如同在安靜辦公室內敲打鍵盤、列印文件的聲音。且風機不同以往,都內建制動裝置,控制轉速,以達到最佳發電效果。

照片來源:彰化縣環保聯盟提供、取自林保玲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風力發電困境3-1】台灣拚2025能源轉型 經部:定期審查加快行政程序

【風力發電困境3-2】丹麥風電大廠退出台灣 業者:市場不確定性成隱憂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