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罷免同意1票2千元? 民團質疑民進黨主導政治清算

  •  2025-07-21

花蓮罷免同意1票2千元? 民團質疑民進黨主導政治清算 2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花蓮立委傅崐萁罷免案將於 7 月 26 日投票,近日卻傳出選舉動員過程中疑似涉及期約賄選與政治動員失衡現象。除有民眾指稱地方傳出以「1票2千元」現金利誘投下同意票;更有監督團體批評,民進黨傾全黨之力介入花蓮選區,只為拉下花蓮立委,引發地方強烈反感與民主正當性爭議。

據了解,民進黨花蓮議員與黨務系統近日頻繁動員,推出所謂「青年返鄉投票專車」活動,在社群平台與即時通訊中大量散播報名資訊。返鄉行動主打「鼓勵青年參與民主」,但因車資全額補貼、資源調度高度集中且對象明確,引發是否具有政治誘導意圖的質疑。

據消息傳出,花蓮市、壽豐、鳳林、光復等地方有人以每票2千元的代價,要求投下罷免案同意票。有民眾憤怒表示,「這不是選舉,是用錢堆出來的投票結果。」另外,有觀察指出,本次罷免案從政黨高層到黨工全面進駐、系統化動員,在在顯示此案已非單純地方事務,而是政黨主導的政治清算行動。

學者與法律界人士指出,現行選罷法第 99 條雖對賄選有明文規範,但對於交通補助、住宿安排、組織動員等非典型利益交換,尚未有明確的法律定義,使執法與查緝困難。若動員具政治目的,即使未使用現金,也可能構成「變相對價」,涉及期約賄選。

罷免制度設計原本用以保障公民對民代的監督,但若遭政黨操控為鬥爭工具,將嚴重損害制度信任。此次花蓮案中,「黨對個人」、「資源對選票」的對抗格局明顯,亦凸顯罷免制度成為政黨角力的工具化風險。

地方公民團體呼籲,選務與檢調單位應立即啟動主動調查機制,針對傳聞中現金買票案與返鄉動員金流進行查核;中央政府部門應同步檢討現行選罷制度對於非金錢利益交換的規範力道,確保選舉自由、公平與中立性不被資源壓倒。此外,民間也呼籲媒體與公民社會加強監督罷免案運作過程,不讓民主制度被包裝成輿論操作下的選票交易。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饒慶鈴揭PTWA全國自走車大賽序幕 逾180支隊伍同場AI競技

饒慶鈴視察台東淹水 卓榮泰致電瞭解防災整備情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