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成國、高中生難拒「吸一口」誘惑! 9成慣性吸菸者18歲前淪陷

  •  2025-07-21

台灣2成國、高中生難拒「吸一口」誘惑! 9成慣性吸菸者18歲前淪陷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吸一口沒什麼?暑假是青少年受同儕邀請吸菸或使用電子煙的高峰。國健署今(21)日指出,針對國、高中生調查發現,仍有近2成未能堅定拒絕菸品誘惑,值得注意的是,高達9成慣性吸菸者早在18歲前就開始接觸菸品。

根據國健署112年針對4.2萬名國、高中生所進行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報告結果,有82.1%學生表示絕不吸菸,但仍有將近2成學生未能堅定拒絕菸品誘惑。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菸品和電子煙含有尼古丁,而尼古丁是成癮性物質,千萬別小看或自信能與之抗衡,許多人嚐鮮,就此成癮。研究已經指出,青少年對尼古丁較敏感,且比成年人更早對尼古丁形成依賴性,統計數據顯示,在習慣性吸菸的人中,有9成是在18歲前就開始接觸菸品。

國健署警告,青少年時期是身體和心理經歷成長與蛻變的重要階段,菸品對青少年造成的傷害也就更大,尤其是導致腦部「持久性」的損害,致使學習與記憶效率下降,情緒衝動易怒、焦慮憂鬱等。

一旦成癮,青少年也比成人更難戒菸!羅素英指出,青少年比成人更早、且更頻繁出現戒斷症狀,例如:頭痛、煩躁、失眠等,導致更困難戒菸。現實生活中的菸癮者,其實是被菸品勒索,生活處處不便,長期吸菸者太久沒吸菸就會覺得焦慮,手邊工作被迫中斷,要吸一口才得緩解,此外,家人連帶身受二手菸害,家庭衝突不斷。

國健署說,多數研究指出,大眾媒體置入吸菸行為,以及看見同儕使用菸品,都會增加青少年嘗試菸品的興趣。而要成功拒絕菸品的第一步在於堅定個人的信念,即是體認到「接觸菸品百害而無一利」,不吸菸是完全正確且理所當然的決定,無須感到不好意思。

國健署為協助民眾更自然地應對拒菸情境,避免現場氣氛尷尬,也推出四招拒菸方法:

一、當個優質聚會的主要策劃者:安排在禁菸場所或不能吸菸的室內場合聚會。

二、建立拒菸盟友網絡:事先和好友約定不吸菸,相互支持,遇到邀約吸菸的場合,能協助拒菸為對方解圍。

三、預備婉拒的理由:例如:「我的呼吸道比較敏感,如果吸菸會喉嚨不舒服」、「家人對菸味敏感,我擔心菸味沾到身上,家人聞到會誘發氣喘」。

四、直接堅定拒絕:陳述吸菸的傷害,表明拒菸立場,真正的朋友是能尊重對方的選擇。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容易懷孕卻5次流產! 47歲媽罹「一病」想生孩只有一次機會

丹娜絲毀台南、嘉義1.7萬戶 衛福部啟動募款「一個月盼募5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