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普發現金沒違憲 董保城:此次是特別條例非增總預算

  •  2025-07-15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普發現金是否違憲與大法官人選爭議,東吳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董保城今(15)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時指出,立法院依憲法職權可審法律案與預算案,而憲法第70條關於不得增加支出的限制,僅適用於每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董保城強調,大法官釋字324號解釋明定「再行追加」不得逾限,但若另以特別條例處理特別事件,例如SARS、南部整治、水資源治理等,皆有先例,且特別條例即為法律。

董保城直言,現行的普發條例即屬於法律案性質,並非預算案追加,與324號解釋並無牴觸,立法院本有權審議與決定。他批評執政黨與部分官員將憲法條文工具化,不僅誤導社會,也等同將司法院淪為「雜貨店」隨意解釋、隨意開張。

董保城認為,無論是6000元普發版本,還是當前的加碼版本,都屬民間疾苦下的緊急因應,立委是跑基層的人,比官員更知道人民的需要,發放與否應由民意代表決定,而非由行政機關單方面否決或貼標籤違憲。

談及普發政策的財政正當性,董保城指出,目前國家稅收有超收空間,依據預算法第83條亦可設計專案調配機制,建議應由財政、法律等領域的專家組成團隊,進行普發效益與「合目的性」分析,提出完整國會報告,避免濫發爭議。他也批評民進黨與國民黨各說各話,呼籲建立制度化、滾動式檢討機制,形成通案原則。

董保城認為,在當前通膨壓力與匯率不穩下,民眾確實亟需支援,尤其現在這個時機,人民是真的很需要,因為匯率、整個民生真的很凋敝,科技業還可以,但科技業也是在不確定性多,所以他深感民生疾苦,應該要發。

對於大法官被提名人陳慈陽引用憲法第70條反對普發,董保城語帶保留但表達遺憾,他指出,自己認識陳慈陽,對方曾任考選部官員,了解其背景,並認為其僅以預算條文反對現行法律案設計,是對憲政解釋的扭曲。

董保城強調,真正會濫發資源的是行政機關,而非立法院,老百姓不會去立法院領錢,是去行政機關領,若說再加4000就濫發,6000元本身怎麼不是濫?

在司法改革議題上,董保城批評新任司法院長與法務部長的提名安排,直言這是對司法獨立的倒退。他指出,司法院長提名人蔡秋明與法務部長鄭銘謙同屬第26期司法官訓練所同班同學,彼此關係深厚,革命情感明確,質疑未來「院檢一體」恐再現;歷經3、40年努力,好不容易讓法院與檢察系統分家,如今卻再次合體,違背制度初衷。

「賴總統說要守護憲法,那這種安排是守護還是踐踏?」董保城質疑,檢察系統本具上對下的服從文化,檢察官如果不聽話,就可能會被調去花蓮過「看海聽海的日子」,影響孩子受教育、家庭生活,因此有些檢察官內心非常掙扎,但法官不同,兩者教育氛圍與體制應徹底分流。

董保城以親身經歷強調,在其任考選部長期間,即主張法官與檢察官訓練分設,法官坐在上面,檢察官坐在下面,然後判案,法官檢察官若期別同,尤其都是法律世家,法官檢察官內心可能在唱「你是我的兄弟」。他說,院方和檢方分開,過去也是大法官做出來解釋,但如今這樣「讓我滿難過」,這個等於無形中大法官會變成「武器化」,原來是檢察官武器化,現在提升位階了,「因為你提名我,我要謝謝你,這是人之常情」。

董保城強調,對兩位人選無私人意見,但整體制度設計已偏離初衷,讓他真的很難過。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美方諮詢日澳台海衝突定位 陳冠廷籲:互信基礎上深化和平對話

鋰電池廠惡火撲滅 陳其邁要求環保局持續監控空品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