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in Longstay專欄】小暑吃芒果/芒果奇亞籽布丁

  •  2025-07-11

【Yinin Longstay專欄】小暑吃芒果/芒果奇亞籽布丁 3

Yoga WZ Monkey/台東瑜伽場所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節氣過後,天氣會一天比一天更熱,難怪俗諺稱「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指天熱人懶,連煮飯都慵懶;「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表示即將進入一年之中最潮濕、悶熱的時段,大地的熱氣在此時節逐漸釋放,要留意中暑脫水等熱不適症狀。小暑也是進入三伏天的開始,「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指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所以地面特別炎熱;通常在小暑和立秋之間,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小暑是初伏的時間,飲食上有「頭伏餃子,二伏麵,三伏烙餅攤雞蛋」的習俗。還有習俗是在此時食用新收成的稻米稱「食新」、利用晴朗炎熱的天氣「曬物」除濕防霉、回娘家「歇夏」避暑、養心護血管與情緒平和的「靜心」。習俗除了要做的事,也提醒了不做的事;忌貪涼吃冰、忌熬夜等都很符合大自然節律的飲食生活。現代更是留意勿久待在冷氣環境,雖然帶給身體即時的舒適感,但也同時帶來病毒入侵的機會,讓身體免疫力下降,經常反覆感冒或不容易痊癒;且容易引發肺部、氣管甚至心臟的併發症。如同習俗曬物,人也需要陽光滋養,但此時避開正午最熱期間防中暑,早晨或傍晚可以戶外散步運動曬太陽。

先前文章提過芒種三侯,小暑也有三侯: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進入小暑時地面的風夾帶熱氣;蟋蟀因天氣炎熱,離開原野到房屋牆角避暑;老鷹也因低空溫度高,飛往高空盤旋。無處不藏相呼應大自然節律的律動。

夏季養生飲食可多吃些清熱解毒帶苦味的食材,如苦瓜、綠豆等。北京同仁堂中醫師建議綠荳芽加醋涼拌,比喝冰飲更解暑毒。小暑是農作物生長的黃金時節,氣候溫暖降雨多,此時正是台灣芒果盛產期,小暑吃芒果,大暑吃鳳梨;營養豐富的芒果,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包括維生素A、C、鉀、鎂、芒果苷等,有助增強免疫力、促進消化、保護眼睛和心血管健康。 然而,芒果也含糖和鉀,製成的芒果乾含糖量更高,糖尿病、腎臟病患者需諮詢專業醫師適量食用;芒果含生物過敏原,可能導致過敏反應,留意食用後是否出現皮膚紅腫、發癢等,嚴重者可能引發氣喘、蕁麻疹;芒果香甜多汁生津止渴又開胃消暑,中醫認為性味甘酸、微寒,歸胃脾膀胱腎經,益胃止嘔、利尿。 但也助濕,過量食用可能引起皮膚過敏、濕疹、痘痘、消化不良、脹氣腹瀉等問題,尤其體質濕熱、痰濕的人更應留意。

香甜的芒果很適合做甜點,將奇亞籽一湯匙與五湯匙的無糖豆漿或是優格混合攪拌均勻,若需要更有飽足感,也可再加入椰子粉、燕麥片,並視個人喜好的濃稠度增加或減少植物奶或是優格等液體類的用量調整;攪拌均勻後放入冰箱冷藏隔夜,使奇亞籽有時間充分軟化與吸收水分膠化成布丁的質地。隔天可將芒果不加水的打成果泥,也可直接切片放上,頂層可以灑些堅果碎與巧克力碎片,除了裝飾美觀,還能升級口感,增添風味層次。無需額外添加糖,且很有飽足感,當成飯後甜點非常合適。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Yoga WZ Monkey 台東瑜伽場所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Yinin Longstay專欄】夏至 血糖平穩 聰明飲食/香蒜義大利麵

【Yinin Longstay專欄】夏至 風颱就出世/味增豆腐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