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兌現高虹安「交通暢行」願景 邱臣遠:持續實現智慧交通目標

  •  2025-07-10

照片來源:新竹市政府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新竹市政府今(10)日舉辦交通改善施政成果記者會,說明市長高虹安上任以來,市府秉持「交通暢行、宜居永續、幸福友善」三大核心理念,積極推動交通建設、道路優化與人本空間改善等政策,重大進展,包含爭取中央補助改善行人環境、瓶頸路口、道路安全、智慧交控等,同時優化大眾運輸服務,推動停車管理智慧化等措施,逐步實現交通暢行願景。

議員張祖琰表示,自高虹安上任以來,新竹市府團隊展現出積極務實的態度,努力突破過去的困難與瓶頸,帶動城市各方面的轉變。首先,市府成立「交通改善小組」,每月召開會議,主動回應市民反映的問題;其次,迅速重啟「竹竹苗交通溝通平台」,與鄰近城市攜手合作,針對區域交通議題進行協調與整合,推動一系列具體且有效的改革措施。

張祖琰補充,在交通整體規劃方面,成果包括跨縣市推動TPASS通勤月票規劃、先導公車的試辦等,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切實感受到交通環境的優化與提升,展現市政革新的具體成果。

照片來源:新竹市政府

議員李國璋則指出,高虹安市府團隊針對東區通往園區的整體交通動線,透過有效的分流與管制措施,已有顯著改善,而備受關注的慈雲路空橋工程,也將在完工後大幅提升新竹科學園區周邊交通的順暢度。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高虹安上任後,高度重視交通安全,市府團隊透過以大方向改善整體交通環境,跨局處推動「道安五環」,降低整體事故風險;114年1月至5月交通事故與113年同期相比,A1死亡人數減少30%,A2受傷人數減少4.9%,顯示交通改善已逐步展現成效,上半年也達成交通部所訂較112年減少15%交通死亡事故的目標。

「高虹安市長上任後,立即成立交通改善小組。」邱臣遠指出,已召開27次會議,並以務實態度與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共商竹市交通改善。他提及,112年8月竹市全國首創智慧裝卸貨車格,引進智慧停車柱及科技執法,也擴大至竹市學校家長接送區,解決占用的問題及提高週轉率,目前全市智慧停車柱累計建置1381席。

邱臣遠也表示,新竹市府帶頭邀請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推動桃竹竹苗通勤定期,規劃4種方案,最便宜「竹竹月票288元」,112年10月2日上路以來,累積購買人次超過50萬人次,運量累積超過2100萬人次,整體公共運輸運量成長41.8%,連動也讓竹市YouBike使用人次從每月7萬人次,成長至18萬人次,目前全市累計共108站。

邱臣遠說,今年底前將再新增7站,讓全市站點達到115站,且再增購100輛電輔車;此外,市府也與GoShare合作,引進500輛電動共享機車,提供市民多元交通運具選擇。

邱臣遠補充,高虹安上任後積極推動大新竹輕軌,和新竹縣、園區公會簽署MOU,責成秘書長張治祥拜會輕軌紅線經過的6個單位凝聚推動共識,也配合行政院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加速推動大新竹輕軌計畫;為提供搭乘公共運輸的民眾更友善的服務,也汰換12輛低地板公車、啟用78座智慧站牌、今年預計完成23座候車亭,同時穩定公車司機,協助公車司機加薪至1萬元。

「自高虹安市長上任以來,竹市交通改善月月有亮點、季季有績效!」交通處表示,市府向交通部爭取新竹縣市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合作推動國道1號智慧交通發展計畫,在113年9月正式啟動,平均旅行時間減少達18%。此外,也克服困難完成長度160公尺的高峰路拓寬工程,從1車道增加為3車道,新設3公尺寬的人行道,有效分散進出園區的壅塞車流,提供行人友善空間。

交通處也表示,高市長上任後也帶領交通處成功爭取交通部「公共充電樁補助計畫」超過1億元補助經費,預計於年底前,在全市完成268槍電動車充電樁的建設。

工務處表示,在道路建設的部分,截至今年6月台一線替代道路工程進度已達15%,預計在116年4月底完工;經國大橋交通改善工程已完成細部設計,預計在今年7月中旬送交國土署審查,待審核通過,工程即能順利推進。

市府補充,市府亦協調或完成多條道路新闢,將繼續秉持著市民的期許,努力推動各項道路、交通政策,讓完善軌道運輸交通網絡逐步落實,以解決竹市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

照片來源:新竹市政府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球團IG貼文「大罷免大成功」惹議 林國春轟側翼操弄消防殉職悲劇

悼消防員殉職 中華海浪救生總會:遇翻滾流不要慌張、保持冷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