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風災釀光電板沉海底 吳宗憲揶揄:海鯤號去撿

  •  2025-07-09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9)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他針對綠營執政後公民團體噤聲、光電設施災後沉海問題、土城雙命案的隔離訊問瑕疵,以及戴姓工程師遭羈押案的司法正當性,提出強烈批評,並自嘲亂象導致「現在司法我已經看不懂了」、「我法盲」。

對於颱風期間光電設施崩解,殘骸致海岸受污染一事,吳宗憲直言,綠營執政後許多公民團體、環保團體、人權團體聲音消失不見,甚至變成政黨側翼。他痛批,以前民進黨在野的時候,這些團體喊得震天響,現在民進黨執政,倒行逆施,請問這些團體去哪裡了?

談到台灣綠能政策,吳宗憲指出,民進黨一方面否定核能、一方面高喊永續,卻讓太陽能光電板沉入海底、破壞山林與海洋。他強調,現在山也被傷害了,海也被傷害了,光電板沉到海底,誰去撿?海鯤號嗎?

主持人提問,新北土城發生的家暴庭後雙命案問題?吳宗憲以司法實務經驗批評隔離訊問程序存在明顯疏失,指出司法官應避免讓加害人與被害人接連傳喚、同日出庭,應不同天處理、避免交集,並強調隔離訊問不只是「當面分開」,在傳喚時間上徹底錯開。他指出,家庭關係案件與一般糾紛不同,因熟知生活習慣,讓潛在危險加劇,一個小疏失,兩條人命就沒了。

吳宗憲呼籲,法官與檢察官應回到人性尊嚴出發點,不要心裡只想著怎麼結案,而忘了人性尊嚴是法律最基本的要求,更引用教授教誨,要「建構一個溫暖而有人性化的司法制度」,強調司法處理應設身處地思考當事人處境。

至於最近發生的戴姓工程師遭羈押案,吳宗憲表明,絕對不支持恐嚇法官檢察官,但也質疑本案圖像內容是否構成恐嚇,並指出檢方所舉理由多數不構成《刑訴法》101條的羈押要件。他表示,檢方提及「反覆實施之虞」、「傷害司法威信」、「網路仿效」等,皆與該案不符,並質問「反覆實施的證據在哪裡?圖像之外還有什麼證據?」

吳宗憲進一步分析,戴姓工程師行為連犯罪都不構成,自然不應討論是否逃亡或串證,羈押應建立在高度構成犯罪的基礎上,若行為本身不成立犯罪,就不存在進一步的羈押必要性。談到另一位女性網路撰文「命債命償」是否涉恐嚇,他表示,這句話構成恐嚇的可能性不低,但也提醒應與羈押脫鉤思考,構成恐嚇罪不代表就該羈押。

在被問及法官為何作出羈押裁定時,吳宗憲以無奈口吻自嘲:「現在有人罵我法盲,我也不好意思反駁。如果立委吳思瑤再罵我,我就說對啦!」他表示,雖然法律一年來沒變,但整個司法實務卻全變了,即便他有24年檢察與法治局局長經驗、擁有博士學歷,面對當今涉及政治的司法案件,「我已經看不懂了」。他進一步補充,跟政治無關的那一塊,其實目前國家的運作還算順,只是這一年多只要跟政治扯上關係的,他完全看不懂。

吳宗憲強調,就算是殺人案中的法官檢察官,僅憑當日短時間訊問筆錄,很難在20分鐘內判定當事人回去會不會殺人。

吳宗憲說,土城家暴案的法官或檢察官,在論斷的時候面臨風險,自己今天若在那位子,一定不會放人嗎?很難說,因為現在比較麻煩的是,法官、檢察官一個月受理非常多的案件,從所蒐證的證據資料,以及涉案者是第一次被抓等等來看,是否一定會以家暴法第30條之一去羈押人?他覺得是個問號。

吳宗憲質疑,若只給法官、檢察官20分鐘、30分鐘問筆錄,有沒有辦法判斷這個人有可能回去殺人?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佳冬光電系統浮台殘骸漂上岸 能源署:記取教訓設計符合嚴苛海象

移民署收容所超額失控 監察院批違人權、促政院推酷刑公約國內法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