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澄清「全面改坐式馬桶」傳言 保留蹲式選項、強調如廁多元

  •  2025-07-01

環境部澄清「全面改坐式馬桶」傳言 保留蹲式選項、強調如廁多元 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針對近期網路平台如PTT、爆料公社等社群出現「公廁蹲式馬桶將全面拆除」等傳言,環境部今(1)日澄清,強調推動坐式馬桶政策的目的是提升如廁友善性,並非強制取代蹲式設施,未來仍將保留多元選擇,滿足不同族群需求。

環境部指出,目前全國約有4萬5000座列管公廁,蹲式與坐式馬桶的配置比例為46.4%對53.6%,尚未達《公共建築物衛生設備設計手冊》建議的坐式60%、蹲式40%配置。

為提升高齡與行動不便者如廁安全,該部推動優質公廁計畫,補助地方政府修繕公廁時優先增設坐式設施。環境部強調:「現階段並無,也不可能全面更改為坐式馬桶,蹲式馬桶仍會保留供民眾選擇使用。」

針對高齡化社會趨勢,環境部指出,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超過65歲人口占比突破20%;實務上已發生長者因無坐式馬桶可用,在公廁跌倒的意外事件,因此政策方向為「讓需要坐式者有坐式,習慣蹲式者仍能選擇蹲式」,提升整體如廁安全與便利性。

外界對坐式馬桶的衛生疑慮,環境部也表示理解,並要求各公廁管理單位應配備馬桶坐墊紙、消毒酒精等衛生用品,強化使用防護,降低感染風險。

此外,環境部也強調,提升公廁設施品質是國際趨勢,包括日本等先進國家,皆已朝向多元友善設施方向發展,例如導入「幸福讓」(おもいやり)空間設計理念,兼顧長者、孕婦、身心障礙者等不同使用者需求,讓如廁空間成為社會進步的指標。

環境部重申,政策目的在於「擴增選擇,而非剝奪選擇」,未來將持續依實際使用狀況,滾動檢討與修正《環境管理署補助公廁興建及修繕指引》,在不影響既有使用者習慣的前提下,提供更安全、便利、多元的如廁空間。

照片來源:環境部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張溫德訪斯洛伐克推動城市外交 簽署智慧與永續合作備忘錄

許淑華批公館圓環評估草率 籲暫緩拆除、納專家民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