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川普一句「統一」引發疑美棄台論 邱垂正:在美國輿論界是少數

  •  2025-05-14

中午來開匯/川普一句「統一」引發疑美棄台論 邱垂正:在美國輿論界是少數 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14)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美國總統川普近來談及中美關稅談判內容時,提到中國已同意全面開放市場,認為此舉「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其中的「統一」用詞引發各種爭議,或被解讀為「棄台」。對此,邱垂正表示,美國在台協會(AIT)已在第一時間回應,川普話語明顯是指美中貿易關係,而非台灣,他也強調,「棄台論在美國輿論界是少數」。

川普近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同意取消所有的非貨幣壁壘,「我認為這對中國將是極好的,對我們也是極好的,我認為這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此話一出,立即引發各界聯想猜測。

對此,邱垂正指出,AIT已說明,美國對台做法數十年來保持一致,橫跨歷屆政府,而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是美國持久利益;美方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期待兩岸分歧能以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

邱垂正補充說明,觀察美國當地學者及智庫分析,美國內的「棄台論」是少數,且對整個兩岸局勢分析,大部分都還是認為是中共對台威脅步步進逼,這是國際社會公認事實。

「真的的改變現狀是北京當局,我們沒有挑釁,是防衛性的。」邱垂正表示,也正因為如此,總統賴清德才會針對台灣當前面對的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針對申請中國證件進行必要清查及管理等。

「中共始終都沒有放棄武力攻台,是步步進逼、極限施壓,我們遭受這樣嚴重威脅,必須要提醒國人同胞情況非常嚴峻。」邱垂正強調,改變現狀的北京當局,不斷又密集的軍事演習、灰色地帶侵擾,以及不斷對台灣的滲透分化、極限施壓,因此「賴17條」目的就是維護台灣自由民主生活的方式不變,是自衛性、防衛性措施,「絕非挑釁中共,這國際社會都很清楚」。

邱垂正也提到,尤其中共日前提出的「懲獨22條」,對兩岸正常交流帶來極大殺傷力,激起兩岸人民對立、增添赴陸人身風險,「幾乎是你不支持中共統一政策就可能被繩之以法」。

邱垂正也表示,此22條包含有判處死刑、缺席審判、終身追溯等設計,搭配「台獨頑固分子舉報信箱」鼓勵檢舉;而這些懲治措施增添赴陸人身風險,也對常住在陸的台灣民眾帶來惶惶不安,除了透過橙色警戒提醒民眾外,勢必要與大陸反映、抗議。

而海基會近期啟動改革措施,進行組織優化,且再度傳出人事異動,包含資深的秘書處處長黃國瑞在內,近期已有多位主管離職、優退。對此,邱垂正說明,同仁主動申請優退都給予尊重,「不管怎樣,海基會還有很多優秀人才,也感謝退休同仁多年奉獻,依照現有機制運作量能不會受影響」。

此外,關於中共20屆4中全會將出現重大人事變動的消息,有說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可能將總書記職位,傳給最年輕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丁薛祥,李強的總理職位由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接替,李強取代趙樂際任全國人大委員長;習則留任中央軍委主席等等,在海外廣傳,眾說紛紜。

對此,邱垂正指出,有關總書記習近平被奪權失勢、被逼宮等小道消息非常多,對岸內部政治氛圍明顯高張,任何人事更迭,海基會都會密切注意,請國人放心。他也指出,2025年是中國大陸很重要的收關之年,但看到習近平反而避而不談十四五,反而先提早十五五,可見經濟不是很好。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附中生軍醫夢碎、孫立方升中將? 邱垂正不認同類比:拿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

率團出席「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 龔明鑫:美國越強大、台灣越安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