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間諜、納粹用語增凸顯中國滲透 沈伯洋籲外交部積極應對說明

  •  2025-05-08

美國間諜、納粹用語增凸顯中國滲透 沈伯洋籲外交部積極應對說明 2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8)日邀請外交部、原住民族委員會進行專題報告與質詢。民進黨立委沈伯洋針對中國對台灣及國際的資訊滲透、影響力作戰提出質詢,強調面對中國日益增強的滲透與擴張,台灣外交應有更積極的整合策略,深化國際合作與民間交流,共同對抗威權滲透。

德國在台協會7日針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發言公開指教,外交部次長陳明祺對此表示,德國對自身侵略與極權統治的反省,是國際共識,德國在台協會強調「不要做不當類比」,並未介入台灣內部政治,對德國的反省精神應給予尊重。

針對被國民黨稱是美國間諜,並在國際發酵,沈伯洋坦言感到困惑,為何台灣國會最大黨會以這樣的語言指責?如何向國際社會解釋?他指出,這些語言源自中國的攻擊詞彙,且已滲透台灣社會,外交部應主動向外說明背景與現況。

沈伯洋也根據「台灣民主實驗室」中國滲透指數報告,分析中國對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的影響逐漸增強,尤其印尼在軍事、社會、學術方面受到更多滲透,他問及外交部是否有針對這些國家加強外交布局及應對策略。

陳明祺回應,外交部已透過與智庫、學術界合作,並集結民間力量對抗中國的影響力作戰,同時與國際友人分享台灣經驗,像是菲律賓因媒體滲透問題也積極交流經驗,未來希望在社會、學術、民間層面有更多互動。

沈伯洋提醒,媒體被滲透恐導致民眾接收更多中國資訊,甚至引發類似「納粹」等極端詞語在台灣社會流傳,外交部在推動總合外交時,應更加重視如何影響一般民眾、強化對國內外社會的說明與溝通。

陳明祺表示,外交部近來也與駐外館處討論,如何在社群媒體尋找中立且有影響力的網紅協助傳播資訊,但社群行銷仍面臨經費與流量需求挑戰。沈伯洋建議,外交部應避免陷入「金錢軍備競賽」,鼓勵駐外館處多與當地非政府組織(NGO)合作,透過深入基層、貼近民意的方式擴大影響力。

照片來源:立法院直播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交通調查3-1】行人提早亮綠燈、設庇護島受青睞 多數民眾盼政府加速改善交通環境

「和平無價、戰爭無贏家」 賴清德:台灣與民主國家攜手因應威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