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Q預測2025供應鏈動態 關稅政策引發連鎖反應 供應鏈彈性成關鍵競爭力

  •  2025-04-24

NIQ預測2025供應鏈動態 關稅政策引發連鎖反應 供應鏈彈性成關鍵競爭力 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李衣綸/台北報導

研調公司NIQ(NielsenIQ)日前發布《2025年科技與消費性電子產業趨勢報告》,預測全球科技與消費性電子產業銷售額將於2025年達到1.29兆美元,主要動能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提升、產品汰換週期加速以及高端創新帶動的升級潮。除了中國與新興亞洲市場需持續關注外,居家娛樂與電競、智慧型手機、健康科技及工作場域科技也被視為推升全年成長的關鍵產品。

NIQ供應鏈與產業分析資深總監李宗諺指出,通膨上升與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將使消費者傾向購買民生必需品,而非消費性電子產品,低階產品所受衝擊尤為顯著。

全球重點市場的關稅政策衝擊也呈現明顯差異。在北美,手機、平板與電視需求預估將小幅下滑,個人電腦市場也面臨壓力。不過,受惠於Windows 10升級、AI應用拓展與企業市場穩定,PC出貨量仍有望維持成長。通膨預計將使2025年消費力進一步緊縮,並推升美元匯率,對出口形成不利影響,進一步促使中國品牌擴大市佔。雖然美方持續強調在地生產,但對中國供應鏈的高度依賴仍舊存在,導致全球物流平衡面臨挑戰。

李宗諺說明,相較之下,歐洲市場在2025年初展現復甦跡象,消費者信心回升,有望成為轉移需求的下一個焦點。中國市場則因本土品牌強化零組件自製能力,在面對關稅衝擊時展現韌性,產品售價預期將保持穩定,加上政府補貼加持,手機、平板、PC與電視需求可望持續成長。不過,針對美國半導體專利徵稅等新政策,仍需持續觀察其長遠影響。

NIQ預測2025供應鏈動態 關稅政策引發連鎖反應 供應鏈彈性成關鍵競爭力 9

智慧型手機市場方面,2024年全球出貨年增3%,中國與中東非洲市場表現亮眼,但需求於第四季明顯趨緩。2025年整體增長將面臨挑戰,儘管補貼政策與新興市場升級提供支撐,缺乏革命性創新與換機週期拉長仍將抑制成長。報告指出,71%的消費者持有同一支手機超過三年,終端銷量預估將僅小幅成長至11.81億台。

報告顯示,2025年配備AI處理器的手機出貨預計將達到2.21億台,占整體市場兩成。隨著晶片客製化技術逐步成熟,品牌間的合作將更緊密,有望進一步強化高階市場競爭力。同時,中國品牌積極研發三折疊與捲軸螢幕手機,也為未來消費市場創造新動能。

電視市場則持續低迷,自疫情高峰後一路下滑。2025年全球銷量預估年減2%至3%,美國關稅政策抬高終端價格,衝擊中國品牌市佔,也讓墨西哥與東南亞等代工基地面臨生產調配壓力。LCD電視預期下跌,但OLED電視憑藉價格優勢與利率環境,反而逆勢成長,成為高階市場亮點。

NIQ預測2025供應鏈動態 關稅政策引發連鎖反應 供應鏈彈性成關鍵競爭力 11

個人電腦方面,2024年整體銷售持平,2025年則有望因Windows 10退場、企業升級需求以及中國換機補貼而恢復成長,年增率估計可達3%至4%。消費者在升級時,最重視記憶體、作業系統與電池壽命。隨著AI PC與新型CPU進入市場,中階市場也將逐漸導入AI應用。ARM架構PC尤其受矚目,non-Apple品牌預期年增率將突破100%。

整體而言,美中兩方關稅政策的互動將形塑2025年消費性電子市場的格局。美國關稅若持續升高,將推升通膨、壓抑消費,並對智慧型手機、電視與PC等產品形成挑戰;反觀歐洲消費信心穩定,有望成為產業新的成長據點。技術創新如On-device AI、自研晶片與新型螢幕設計,將成為高階產品的重要推力。製造商與零售商需靈活應對,密切關注政策與市場變化,方能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環境中穩健前行。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院減碳出新招 北榮靠「員工餐」一年能減14萬公斤碳排放

康橋重傷男學生轉院 台大醫院曝最新病情!出動多科會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