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飆破這數字=產後肥胖! 抓緊「三大原則」才瘦得快

  •  2025-05-18

體重飆破這數字=產後肥胖! 抓緊「三大原則」才瘦得快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後身材走樣,堪稱是許多媽媽最難以承受的甜蜜負擔,往往擔心無法快速地回到產前的模樣,但用錯方法瘦身,不但可能造成減重成效不佳,甚至會影響產後恢復與哺乳狀況,中醫師提醒,產後減重切勿心急,只要好好把握產後六個月的黃金期、且把握正確三大原則,先評估身體哪些部份需要調整,邊調理邊減重才能有效提升代謝速度,事半功倍。

產後肥胖是什麼?中醫師周宗翰表示,生產後6週若體重超過懷孕前體重的10%,即可定義為產後肥胖。舉例來說,若懷孕前的體重為50公斤的話,生完寶寶後6週,體重若還是超過原本懷孕前50公斤的10%,也就是超過55公斤的話,那就要注意產後肥胖的情況。

周宗翰說,產後減重,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不能採取過度激烈的減重,以免使得因懷孕所耗損的氣血回復不足,造成其他產後不適。

周宗翰指出,產後減重有三大原則,先評估身體哪些部份需要調整,邊調理邊減重才能有效提升代謝速度,事半功倍。一是要排除體內濕氣,補脾腎促進新陳代謝,因為脾腎在體內能起治水行水之功,產後由於脾腎之氣較為虛弱,則容易產生水分滯留以及排便不順,造成臉部、四肢以及腹部的水腫,透過健脾養腎,不僅能幫助水分代謝,也能夠幫助產後氣血的重建。食療方面推薦「四神湯」,性味平和又可健脾腎、除溼氣,可搭配排骨補充蛋白質且使得口感較為滑順。

第二,放鬆心情也是關鍵,產後生活型態有很大的轉變,壓力和睡眠不足會使壓力荷爾蒙分泌而使食慾增加與脂肪囤積,進而容易肝氣鬱結,母乳也可能進一步排出不暢。有些人情緒壓力大就會選擇吃美食來獲得短暫的紓解,然而體重的節節攀升又會造成心情不佳,產生一種惡性循環,中醫認為最根本的解決方式其實是調理肝氣,減少壓力對身體氣血造成的波瀾。

周宗翰說,第三要飲食清淡營養、規律運動,甩開多餘油脂,產後為了幫助傷口恢復與維持充足乳量,飲食上應多攝取優質蛋白質、蔬菜與補充水分,調味上宜清淡,避免食用寒涼、辛辣、油膩、精緻澱粉與加工食品。產後會依生產的形式與媽媽們恢復狀態來決定運動時機,產後初期建議從肢體伸展、慢走等低強度運動開始,逐漸進展到核心運動訓練。剖腹產媽媽們由於傷口復原需4至6週時間,建議產後一個月後視傷口復原狀況再開始運動。

另外,周宗翰建議,媽媽們可以配合穴位按摩,幫助產後減重更順利,其中按壓「太衝」(足背第1、2蹠骨間隙後方凹陷處)能疏肝解鬱,緩解壓力;「耳神門」(耳朵三角窩後上1/3處)能鎮靜安神,幫助睡眠;「足三里」(膝蓋骨外側凹陷處下約四橫指,脛骨旁開一橫指處)能調理脾胃,幫助消化;「豐隆」(膝蓋骨外側凹陷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點)能消除水腫,緩解便秘,每個穴位按壓持續3-5分鐘,一天1至3次,有痠脹感即可。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眼前突冒大量「飛蚊+閃光」 40歲熟男竟已視網膜裂孔又剝離

早餐不能沒水果! 研究:早餐吃「二高水果」助認知力、降壓力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