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童「白內障、700度散光」世界模糊一片 長庚醫巧手救回視力

  •  2025-05-15

非洲童「白內障、700度散光」世界模糊一片 長庚醫巧手救回視力 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看不清遠方物體、更看不清上課的黑板內容,15歲的史瓦帝尼(Eswatini)少年小清(化名)從小雙眼視力就極差,嚴重影響學習與生活,被前往義診的基隆長庚醫院眼科醫師孫啟欽發現,結合台灣社會善心力量與醫療外交精神之下,順利安排跨海來台接受完整檢查與高階治療,手術成功,小清雙眼視力大幅提升,已能清楚閱讀黑板文字、與人自然互動。

長庚醫院今(15)日上午舉辦「照亮史瓦帝尼的光—長庚援手助非洲病童重拾笑顏」記者會,慶祝小清的康復。

會簡單中文的小清分享自己此時的心情,他說,要感謝長庚醫院跟所有幫助他的人,尤其要感謝孫醫師幫他動了手術,現在可以看東西比較清楚、也可以看很多東西,今天他心情非常開心,只想謝謝大家。

孫啟欽表示,自幼是孤兒的小清,9歲後便由台灣在當地設立的關懷機構接受照護,早期病史除了先天性白內障的紀錄之外,難以追溯,今年2月赴當地義診時,初步檢查即發現小清的裸視視力僅約0.1,無法清楚辨識遠方物體,也看不見黑板內容,導致個性變得畏縮內向少話,總是頭低低的,令人心疼。

孫啟欽自此便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返台後立即與企業界善心人士及長庚醫療團隊協調資源,安排小清來台接受進一步治療,今年4月3日順利成行,而醫療費用全數由長庚醫院提供資助。

孫啟欽說,小清抵達台灣之後,接受一系統詳細檢查,發現雙眼小時候皆曾接受人工水晶體植入,但右眼合併遠視與700度的高度散光,左眼則有嚴重虹膜沾黏與後囊混濁,狀況複雜,需仰賴不同次專科醫師合作處理。基隆長庚於是整合角膜科與視網膜科組成跨專科醫療團隊,共同完成治療。

擬完治療策略之後,孫啟欽指出,左眼由他與視網膜科醫師合作,進行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與玻璃體切除手術,手術歷時約3小時,成功解除虹膜沾黏等併發症;右眼則是由他進行雷射手術,以矯正遠視與散光問題,手術只花了10分鐘完成。術後,雙眼裸視視力大幅提升,目前穩定可達0.5至0.7,能清楚看到黑板的字了。從「世界是模糊的,變成看得清眼前所有人」。

小清在台灣的照護人高思槙說,小清剛來台灣時,便充滿希望,雖然接受雷射手術時曾一度痛到受不了,抱怨寫下「痛到想變成閃光消失」等字句,但手術成功康復之後,出院後隨著視力越來越好,現在不但看電視時間越來越長、胃口也變好,也會主動跟人打招呼,變得愛笑又有自信。

孫啟欽說,史瓦帝尼當地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眼科手術幾乎無法常規執行,許多白內障的患者甚至需送往鄰國莫三比克治療。此次成功案例不僅改善了小清的視力,也象徵著台灣與非洲醫療合作的堅實成果。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7旬婦心臟手術康復「一轉頭不見了」 失智走失1公里靠護理師尋回

麥加朝覲6/4登場吸引數百萬人 防疫有新制「必挨這一針」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