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行嘆降稅衝擊還沒配套 SMAT呼籲政府正視產業長期隱憂

  •  2025-08-29

cnews124250829a04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衣綸/台北報導

新購燃油機車全面降稅2,000元,立法院今(29)日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引發基層電動機車行反彈,認為缺乏配套措施,恐重挫電動機車產業。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指出,審計部最新決算報告認為政府推動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成效不彰,多項預算執行率偏低,電動機車銷售佔比多年停滯不前。對比政府高喊「 2040電動機車市售比100% 」,卻同時調降燃油機車貨物稅,還缺乏對購買電動機車相應配套作為,才會引發基層車行情緒爆發。

新北市機車公會三蘆分會會長、鴻寶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宗寶表示,政府喊出運具電動化時,自己第一時間就響應,結果呢電車補助逐年縮水,如今新購燃油機車都能降稅,環境部卻不願意對民眾新購電動機車提供補助,「叫我們第一線業者情何以堪?」並感嘆這幾年的市場變化,造成電動機車專賣店一家一家收掉,倒下去的都是最相信政府、最用力投資、最積極轉型的車行,真心換絕情的感覺實在心酸。

嘉義市機車商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智慧嘉動力科技總經理陳慶全認為,賣電動機車最辛苦的是市場教育,「我們花了好幾年,自己印文宣、辦活動,就是希望民眾願意給電動機車一次機會。結果這麼多努力下來,政府幫新購油車降稅,竟然沒有規劃配套方案來平衡市場,這不是擺明在扯後腿嗎?」

陳慶全表示,產發署其實可以運用原本的計畫與預算,增加對基層車行提供「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達成多贏的效果。第一是重新宣示政府支持淨零碳排電動運具的決心、第二是讓苦等甘霖的機車行業者得到活水、第三可以避免產發署因預算執行不力而被審計部檢討、最後還可以挽救整體電動機車產業。

SMAT表示,產業界能理解調整貨物稅是因應關稅談判的必要措施,但若缺乏對電動機車產業的配套支持作為,讓多年來的電動化推廣努力付諸流水。協會提出的「電動機車333政策」已是產業共識,包括經濟部提供機車行銷售電動機車獎勵金3,000元、環境部恢復新購電動機車補助3,000元,以及交通部補助使用者電池資費每月300元。呼籲政府即時評估《貨物稅條例》修正對延宕油電轉型的長期隱憂、正視電動機車產業生存挑戰,並盡速補強配套,避免電動化政策淪於空談,別讓電動機車行因缺乏政策支持而被迫關門倒閉。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三步驟接軌國際準則 永豐攜手企業淨零轉型邁步永續新局

永慶房屋「i特助」打造消費者、房仲、AI互動平台 開創智能服務新典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