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超高齡社會 洗腎照護模式轉型居家化、生活化、雲端化

  •  2025-03-13

cnews207250313a06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許哲綱、李盛雯/台北報導

為響應今(13)日的世界腎臟日,腹膜透析大使藍葦華分享,日前曾在八點檔電視劇中詮釋罹患末期腎臟病病友的角色,在透過角色的揣摩後,才發現腎友能夠在家中進行治療,甚至可以利用睡覺時進行透析,也顛覆了他過去對於洗腎的想像。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越來越多中高齡者選擇繼續工作,除了追求自我實現,也為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對於洗腎病友來說,現也有更周全、在國際間被大力推廣的居家腹膜透析可以選擇,協助有工作能力的腎友不僅維持競爭力,還能保有生活品質。此外,為提升腹膜透析的可近性與照護品質,政府也鼓勵醫院及基層透析診所組成共同照護團隊,讓腎友獲得更完善的支持。

在全民健康保險鼓勵院所加強推動腹膜透析與提升照護品質計畫中,去年編列超過四億用來鼓勵加強使用居家腹膜透析。台灣腎臟醫學會腹膜透析醫療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牧圻指出,居家腹膜透析不僅能大幅降低醫療機構的負擔,也提高腎友居家自主管理性;再從五年存活期來看,腹膜透析腎友的五年累積存活率近7成,不僅高於血液透析,對心血管的影響也較小。

鍾牧圻強調,洗腎照護模式已轉型成居家化、生活化、雲端化,其中腹膜透析的雲端技術,可有效協助醫護人員及時獲得腎友居家洗腎數據,一旦發現異常,便能適時地提供協助,因此,對於中高年齡層面臨洗腎的病友,透析模式的選擇也需與時俱進。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運長吳苡璉提到,以生活為中心的居家腹膜透析,讓腎友能在家中自行操作,治療過程更為便捷且貼近日常生活,搭配雲端監控系統,醫療團隊可遠端即時監測,確保治療順利進行並提供個人化指導建議。這樣的治療方式,不僅減少偏鄉或交通不便的腎友的舟車勞頓與就醫次數,降低家庭照護負擔,也能讓上班族與學生能夠兼顧工作與學業。

「許多腎友擔心居家治療的安全性,特別是感染風險。」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說明,相較於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感染的風險較低,若出現問題,只要及早在門診進行抗生素治療,就可避免住院;血液透析一旦感染恐為全身性感染,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臍帶血解約要求返還幹細胞原物?專家:生物組織具有不可逆性

清明連假聚餐多 藥師曝「餐前阻斷」吃錯方法恐沒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