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曝國人HPV三大迷思 最怕不知「沒性行為仍有感染風險」

  •  2025-04-18

衛福部曝國人HPV三大迷思 最怕不知「沒性行為仍有感染風險」 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女性子宮頸癌最大元凶,也跟頭頸癌、性病(菜花)息息相關,衛生福利部在國內不但推動國中女學生公費HPV疫苗接種,今年9月還將擴大到國中男學生。不過,國健署發現,部分國人仍存在三大迷思,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不知「即使無性行為仍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風險」!

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病毒,已證實與多種癌症及疾病有關,包括:子宮頸癌、肛門癌、人類外生殖器癌、口咽癌及俗稱「菜花」的尖形溼疣。

疫苗雖能預防70%以上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但子宮頸抹片檢查仍不可少;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疫苗)並不會影響生育能力。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衛福部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自107年起採入校方式提供國中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服務,最近2年,接種率皆達到9成。不過,HPV疫苗能有效預防病症,但仍有不少民眾存在誤解與疑慮,進而對接種疫苗抱持觀望態度。

國健署針對民眾常見誤解與疑慮,就整理出三大迷思,其中第一個就是「我沒有性行為,應該不會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吧?」事實上,人類乳突病毒可透過皮膚、黏膜或體液接觸傳播,即使沒有性行為,仍可能感染。

林莉茹說,人類乳突病毒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透過皮膚、黏膜、體液或接觸帶有人類乳突病毒的物品傳播,因此,即便未發生性行為,仍有可能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例如,共用浴巾或私密部位接觸受汙染的物品。而WHO表示9至14歲未曾有性行為的青少女是接種HPV疫苗的最佳時機,可在未感染前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迷思二「接種HPV疫苗後,就不需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也是錯誤的。國健署強調,疫苗並非100%預防所有型別的人類乳突病毒,仍須定期做子宮頸抹片篩檢確保健康。

林莉茹指出,目前核可的HPV疫苗能有效預防超過70%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然而,為達到最佳的防護效果,即便已完成疫苗接種,專家仍建議25歲以上女性每3年進行至少1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這不僅能及早發現子宮頸細胞病變,還能及早介入治療,顯著降低癌變風險。

迷思三則是誤認「接種HPV疫苗會影響生育能力或導致嚴重副作用」。國健署說, 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已有超過140個國家實施HPV疫苗接種計畫,而且,WHO、美國CDC等監測結果皆顯示HPV疫苗具安全性,目前並無證據顯示HPV疫苗會影響生育能力或導致嚴重不良反應。接種疫苗後,最常見的副作用為施打部位紅腫、輕微發燒、暈眩等,症狀通常在幾天內消失,極少數人可能出現過敏反應,但發生機率極低,整體安全性高。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申請30類重大傷病 免跑一趟了!健保署開放手機APP下載

廖峻三度中風癱軟失禁 降復發比率!醫:除了吃藥還需二件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