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7大面向 林俊憲、郭國文推《重建特別條例》、修《災防法》

  •  2025-08-12

聚焦7大面向 林俊憲、郭國文推《重建特別條例》、修《災防法》 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面對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導致跨縣市大規模災損,總統賴清德日前也向災民致歉,並強調丹娜絲颱風路徑罕見。民進黨立委林俊憲、郭國文今(12)日公布共同提案的《重建特別條例》與《災防法》修法草案,強化電網與通訊系統的韌性,並加快災後重建時程,希望未來減少重大天災對民生與經濟的衝擊。

「電網與通訊系統的韌性強化是條例中的核心重點。」針對此次颱風造成大規模停電與通訊中斷,林俊憲指出,自己是首位提出《丹娜絲颱風重建特別條例》的政治人物,並聚焦於7大面向的災後重建。他提出,應優先推動台17線與台19線等災害高風險路段的電力與光纖電纜地下化,減少未來颱風、洪水及強風對供電與通訊的衝擊,避免災民陷入資訊孤島。

林俊憲表示,自己的版本授權行政部門透過預算編列,加強對災民的安置以及民宅受損補助,其中包含日前與郭國文共同提出的石綿瓦拆除與清運等災區環境復原措施。

在產業面,林俊憲也說,條例也納入農業災損與發展、災區產業與觀光振興、文化資產修復與藝文團體補助,以及受災企業紓困方案,期望協助災區盡速恢復生產與生活機能。

郭國文則表示,這次颱風橫跨多縣市,災害範圍大凸顯地方政府應變中心的應變能力不足,因此《災防法》修法案的一大重點是,賦予中央更多責任,能夠主動協助,必要時更可以由總統或行政院長擔任指揮官。

郭國文說,透過提高指揮層級,不只中央與地方的配合更協調,也可以加速防災效率,如果天災涉及到國安危機,總統也能直接指揮並納入國安單位。另外,他也說,除了應變中心以外,為了加強在第一線對於災情的掌握,也新增可以設置於災區的「前進指揮中心」,讓做決策的人可以到前線了解災情狀況;且法律明定重建階段也可以設置指揮所。

「目前行政院要指定災區的作業時間竟然要3到6個月,程序拖非常久!」郭國文並透露,修法版本要求在災害結束後3天內必需公告,才能讓修復與重建工程加快進行,資源也更快到位。

最後,郭國文表示,針對災區的認定標準,也新增「農業災損」,讓農民也可以被認定為災民,除了最基本的現金救助外,能將風災或水災的大規模損傷納入考量,進一步得到協助措施。

照片來源:郭國文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藍白欲重啟核三引綠反彈 陳俊宇:先有核安再談重啟

黃國昌、周榆修紛喊2026要藍白合 國民黨「保持空間」:黨內人才濟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