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談判將屆 張麗善籲中央守護農業、糧食與食安

  •  2025-07-31

美國關稅談判將屆 張麗善籲中央守護農業、糧食與食安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雲林報導

針對美台農產品關稅談判即將於8月1日屆滿,雲林縣長張麗善今(31)日強調,作為全台農業重鎮的縣市首長,她嚴正呼籲中央政府務必堅守談判底線,明確保障台灣稻米、豬肉、雞肉等農畜產業生計,確保糧食自給與國人食品安全,勿將台灣農業與民眾健康作為國際談判籌碼。

張麗善指出,近來有關美方要求台灣解除農產品「非關稅貿易障礙」的傳聞不斷,包括稻米、豬牛肉、基改食品、米酒等都被點名,而美方認為現行產地標示、年齡限制、萊劑檢驗規定等皆構成障礙。她擔憂,若台灣進一步鬆綁相關規範,將對國內農業生產造成毀滅性衝擊。

「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掌握糧食自給才能自主。」張麗善表示,台灣身為海島國家,進口路線受制於地緣政治與海運風險,若農產品貿易過度仰賴進口,將嚴重削弱台灣社會韌性與經濟穩定。

張麗善以稻米為例指出,目前台灣稻米自給率超過95%,是所有農產品中最高的,也是台灣糧食安全最後一道防線。但美國稻米具有低成本、大量供應的優勢,一旦開放零關稅進口,將使國產米無法競爭,導致價格崩盤、稻農失業、農村凋敝,農業整體結構亦將受到難以逆轉的傷害。

此外,張麗善也表達對美國冷凍豬肉進口的高度憂慮。她表示,若未明確標示產地或調整標示法規,將削弱消費者選擇支持國產豬肉的權利,導致本土產業無從防禦。雲林縣養豬協會及地方豬農已明確表態反對任何貿易讓步,認為此舉將嚴重衝擊國內產業鏈與農民生計。

張麗善強調,其他亞洲國家如韓國,即便面對壓力也堅定表明稻米與牛肉為「談判紅線」,反觀我國政府雖聲稱「非所有農產品將開放」,但至今並未對具體品項與底線清楚說明,令人憂心。

張麗善呼籲中央政府在對外談判中,不應犧牲本已脆弱的農業產業,應全面考量農民生計與農業永續發展,並建立風險緩解機制與轉型輔導政策,中央與地方應共同攜手,協助業者因應國際變局。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則補充,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2024年台美農產貿易總額達46.7億美元,其中台灣自美國進口農產品金額高達37.8億美元,占比超過整體進口的五分之一(約21%),顯見雙邊農產依賴程度甚高,未來任何貿易變動都將對國內農業產生深遠影響。

照片來源:雲林縣市府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三重果菜市場遷建說明會爆衝突 顏蔚慈斥陳明義「我絕不容許暴力!」

考察台南災後復建 交通部:井仔腳鹽田設施10月底前修復完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