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淑貞推部落「野菜箱」 盼成為兼具文化經濟新亮點

  •  2025-07-29

游淑貞推部落「野菜箱」 盼成為兼具文化經濟新亮點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花蓮縣吉安鄉長游淑貞為延續歷年「吉.野餐」原住民野菜料理活動的效益,積極籌備今年度「尋找原住民美食市集甄選」並預計於9月份辦理,日前也親自前往「吉.野餐」市集。游淑貞表示,吉安鄉為推廣在地飲食文化,結合「在地共耕、綠意再生,部落野菜共生計畫」,積極發展「原住民野菜箱」產業,盼帶動部落農業振興與經濟效益。

游淑貞表示,透過建置產地到餐桌的友善銷售平台,可協助農民拓展市場、創造就業,也藉此強化部落產業結構與文化永續。公所將持續扶植小農與產銷班發展,在推動「野菜箱」經濟的同時,也讓部落共耕文化持續傳承。

吉安鄉原民所指出,野菜箱的理念與原住民保種、育種的傳統耕作方式密切相關,不僅可提升農業專業性,也呼應政府推動的永續農業政策。例如於114年度推動「原住民族特色農業升級計畫」,已辦理5堂農業研討會與行銷課程,邀請講師協助農友盤點在栽種、生產、銷售等面向的優劣勢,為後續精進方向奠定基礎。

「讓原住民野菜從農地走上餐桌,也盼打造成為兼具文化與經濟價值的亮點。」游淑貞表示,透過攤展美學輔導,建立具吉安鄉特色的市集品牌;今年將持續擴大,串聯部落農戶與攤商資源,進一步推動原民美食走入大眾視野。為因應飲食潮流與市場變化,鄉公所亦持續發展野菜為核心的創意料理,導入料理比賽與季節限定野菜餐盒概念。

「野菜箱不只是農業產品,更代表部落文化故事與共好精神。」游淑貞強調,歡迎有興趣的原民廚藝好手屆時踴躍報名市集甄選,與公所一同打造吉安鄉的美食文化地圖,讓更多人認識部落、欣賞原民文化魅力。

游淑貞也說,吉安鄉將以多元農業發展政策為核心,發揮部落共耕文化與飲食創意,持續打造「農業 × 文化 × 創生」的原民產業亮點,讓原住民野菜從山林走進餐桌,也以「野菜箱」經濟扶助部落族人與協助部落人力重回就業市場,更連結文化、產業與生活的經濟共好力量。

照片來源:吉安鄉公所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楊華美率挺美小隊忠烈祠謝票 張美慧、胡仁順、林則葹共同參與

花蓮肉品市場730休市 陳淑雯:配合全國8月恢復正常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