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一個月又爆死亡! 男嬰染腸病毒「出生4天發病隔日亡」

  •  2025-07-29

沉寂一個月又爆死亡! 男嬰染腸病毒「出生4天發病隔日亡」 11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腸病毒再奪命!疾管署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且其中1例死亡,該名死亡的新生兒因為早產及呼吸窘迫,出生當日即被收住新生兒加護病房,出生後第4天出現活力下降、呼吸急促、血小板低下等症狀,隔日就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均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而今年因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喪命的新生兒已多達6例。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指出,上週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6489人次,與前一週(6536人次)相當。今年已累計有1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7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新增兩例腸病毒重症個例的發病時間都是在出生後第4天,其中重症個案為南部4天大男嬰,7月上旬出生,個案媽媽生產前後都沒有相關症狀,但疫調顯示,男嬰的手足跟爸爸有發燒、咳嗽症狀,所以醫療院所有所警覺,在男嬰一出生後就移入嬰兒房觀察。男嬰一開始頻繁發燒、還有呼吸中止,且肝指數上升、血小板及血氧下降,但轉加護病房治療後,症狀改善,住院二週後康復出院。

另一名中部的4天大男嬰就沒這麼幸運,林詠青說,男嬰媽媽在生產前一週有發燒、咳嗽症狀,男嬰本身則因為早產及呼吸窘迫,出生即被收住新生兒加護病房,之後又出現活力下降、呼吸急促、血小板低下等症狀,生命徵象一直不穩定,雖然插管治療仍不幸死亡。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國內上一次公布有腸病毒重症個案發生,為7月1日,時隔四週之後今日又新增二例,代表疾管署原先觀察腸病毒重症有趨緩的現象再起變化,因於同時又出現重症跟死亡個案,且目前社區流行的病毒以伊科11型為第一名,可見流行還沒有結束。

羅一鈞說,今年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已累計8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6例死亡。原先預估這一波新生兒的腸病毒疫情有望在7月底告一段落,可以結束,不過,如今又見重症跟死亡個案,疾管署決定延長觀察期,必須進一步觀察到8月底。

疾管署提醒,準媽媽於生產前後加強防護措施,避免出入人多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及接觸有症狀人士,並加強洗手及呼吸道衛生,如有出現發燒、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家人如有疑似症狀,應做好隔離或防護措施,避免接觸孕婦及新生兒。而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威脅生命,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帶往就醫。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解禁!能買加熱菸了 國健署有條件通過2業者、14項上市

人力荒?台大兒醫「主治醫8月要值班」 邱泰源:作法令人敬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