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害死更多「亞洲人」! 台灣研究:COPD發病死亡風險倍增

  •  2025-10-20

極端氣候害死更多「亞洲人」! 台灣研究:COPD發病死亡風險倍增 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極端氣候恐害死更多「亞洲人」!台北醫學大學今(20)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發現,極端高溫或低溫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發病與死亡風險,在極端高溫環境下,女性患者更是高風險群。且值得注意的是,若以區域來看,亞洲族群更容易容到極端氣候影響。

北醫大胸腔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莊校奇率領的研究團隊是蒐集全球2000年至2024年間25項相關觀察性研究、逾3千筆資料,針對極端溫度環境對COPD患者造成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

莊校奇指出,研究結果發現,在極端高溫環境下,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會增加1.16倍,女性族群的風險又高於男性族群0.14倍;而極端低溫對健康威脅更大,COPD患者發病風險會提高1.47倍,死亡風險提高約1.32倍。

研究進一步指出,60歲以上的患者面對極端溫度變化更容易發病甚至致死;而以區域來看,亞洲族群更容易容到極端氣候影響,發病及死亡風險會增加1.35倍。不過單以極端低溫來分析,歐洲族群發病及死亡風險也偏高,達1.4倍。

莊校奇說,COPD為全球主要死因之一,也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與長期吸菸或空氣汙染等因素相關,尤其氣候劇烈變遷情形日益頻繁,醫療與公共衛生體系應針對不同地區及族群發展更精準的防護措施,協助維護民眾的健康,例如政府相關單位在熱浪或寒流來襲前,及早發布健康警示,加強患者用藥與關,同時也提供適當的社區支持及醫療準備,可降低民眾非必要的發病與死亡風險。

莊校奇強調,極熱或極冷的環境容易導致好發心肺疾病,因為氣候與溫度、溼度等變化相關,另外加上空氣汙染、經濟發展等因素,皆與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相關,而民眾面臨氣候劇烈變化的情形,也要提高警覺,勿掉以輕心,無論夏季或冬季,外出戴口罩可避免曝露於PM2.5,年長者在冬季時也應留意早晚溫差大等情形,做好防護措施。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加熱菸包裝違規「短命上架僅一天」 反菸團體按讚!挺衛福部強力執法

胸痛才是心臟病發作? 小心延誤就醫!醫教心臟病發作正確4因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