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假二代、偽三代 挑選「真二代小分子褐藻醣膠」有六大關鍵

  •  2025-09-26

CNEWS195250926a01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台北報導

褐藻醣膠因具多項保健價值,已被廣泛研究並應用於關鍵期及術後保養。隨著市場需求持續攀升,產品品質良莠不齊,消費者往往只能依靠廣告判斷。曾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2011年共同創辦「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擔任秘書長達十年,專注於小分子褐藻醣膠研究已逾17年,期間整合近30個醫學研究單位,推動並參與促成近70篇國際醫學文獻發表的楊中瀚提醒,選購褐藻醣膠不能只看包裝或價格,必須掌握六大關鍵,才能避免被行銷話術誤導,買到真正安全有效的產品。

楊中瀚指出,2008年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博士黃培安率先開發小分子褐藻醣膠萃取技術,將傳統大分子Fucoidan改良為更易吸收的小分子Oligo Fucoidan,但一代製程仍有沉澱與雜質問題。相同研發團隊歷經12年研發,2020年導入高壓過濾與多孔結構即溶技術,建立食品級「二代小分子褐藻醣膠」,去除沉澱雜質,大幅提升水溶純度與活性,並符合嚴格的人體臨床標準。小分子褐藻醣膠至2025年已累積近70篇國際醫學文獻,並於2022年被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收錄於《藥物及天然物詞典》,確認其安全性與臨床應用價值。

CNEWS195250926a02

隨著二代技術獲得肯定,市面卻陸續出現「假二代」與「偽三代」產品。楊中瀚警告,這些產品多半仍沿用一代製程,缺乏高壓過濾與即溶技術,無法達到高水溶純度,甚至仍停留在大分子階段,卻以二代或三代名義行銷,恐混淆消費者並影響健康。他呼籲,選購保健品應檢視臨床研究證據與第三方檢驗,並確認製程來源與技術是否真正符合二代標準。

楊中瀚建議,以六大關鍵檢視褐藻醣膠品質。一、必須通過醫學中心等級人體臨床試驗,確保安全與功能;二、成分需為去除雜質的「水溶性多醣體」,攪拌後若仍有大量沉澱表示純度不足;三、選擇分子量更小的小分子型態以利吸收。

第四是避免玉米糖膠等人工增稠劑,以免僅製造黏稠感或掩蓋沉澱並可能引發過敏;五、避免混入黃耆、樟芝、薑黃等中草藥或複方素材,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六、優先選擇具SNQ國家品質標章或國家品牌玉山獎等權威認證,並於大樹、杏一、佑全、維康等正規連鎖藥局購買,以確保經過專家評審與藥師審核。

輕采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銘信指出,目前食品法規僅針對廣告誇大或誤導有規範,對原料來源卻缺乏管理,導致「假二代」「偽三代」氾濫,不僅讓消費者難以判斷真偽,也使真正投入二代小分子褐藻醣膠研發的企業心血遭盜用。他建議主管機關建立「食品製程查詢資料庫」,讓民眾可查驗產品製程並加強廣告標示規範,協助消費者辨識產品真偽,維護產業發展。

楊中瀚強調,挑選褐藻醣膠產品時,除需確認具備二代製程專利外,更要符合臨床試驗、高水溶純度、小分子、無增稠劑、單一成分與權威認證及正規通路等條件,並檢視外盒是否標示由符合國際規範的 PIC/S GMP 藥廠監製,如此才能確保買到真正安全、安心、有保障的「真二代」小分子褐藻醣膠。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工作生活平衡達標 永慶房屋再獲中時房產獎2大獎

基隆推動行人友善城市 打造安心步行環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