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和平天橋拆除惹爭議 何孟樺質疑台北市府「威權思維」

  •  2024-11-19

新生和平天橋拆除惹爭議 何孟樺質疑台北市府「威權思維」 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今(19)日決定拆除新生和平天橋,並開始圍籬準備拆除工程。民進黨市議員何孟樺對此提出質疑,批評台北市長蔣萬安團隊在未經溝通下強拆天橋,是「威權思維」的表現,要求市府先與反對民眾充分溝通,再決定天橋的去留。

何孟樺指出,台北市文化局才剛宣佈不予天橋登錄文資資格,市府新工處便立即展開拆除準備。她質疑,市府此案從提報到結論僅一週完成,與其他文資提報案件耗時數月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懷疑其中是否有「奉交下」的特定指令。

市府給出的拆除理由為「交通安全」,但何孟樺引據資料指出,和平新生路口的交通事故大多是機動車輛事故,4年內僅有6件行人事故,且唯一的死亡車禍是汽車與機車相撞。她認為,天橋拆除對行人安全改善無助,以交通安全為理由強拆天橋並不合理。

此外,市府曾以世貿天橋拆除為例,稱此舉有助改善行人安全,但何孟樺指出,拆除後的基隆信義路口事故不減反增,且天橋拆除後行人涉入事故反而增加。她表示,這一例證顯示,拆除天橋並未必能提升行人安全。

何孟樺指出,過去如民權承德天橋的存留多半尊重地方民意,而新生和平天橋的去留應同樣考量民眾意見。她提到,蔣萬安在「白晝之夜」活動中遭到反對聲浪,雖然曾表示要加強溝通,但隨後卻在市政會議上強調「勇敢說、大膽做」,執意拆橋,忽視民眾聲音。

何孟樺質疑蔣萬安是否有不可告人的利益,並強烈要求市府尊重民意,暫緩拆橋,先行與地方溝通,真正落實民主決策。

對此,台北市政府交通局表示,為配合新生和平天橋拆除,已規劃並實施相關交通配套措施,期望透過重新設計路口,營造「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交通局指出,天橋和地下道是早期為促進行車順暢而設計的,強調「以車為先」的思維,讓行人必須繞行或上下樓梯,未能優先考量行人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交通局引用美國運輸發展及政策學會(ITDP)的研究指出,天橋設計通常未優先顧及行人過街的便利,反而使城市變得不適合步行,可能進一步加劇駕駛者、行人和自行車騎士的道路安全風險。ITDP建議,城市應減少天橋建設,並優先改善十字路口設計,增設街區中間的過街點,以提升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性與舒適度。

交通局強調,未來台北市交通設計將更注重「以人為本」,致力於打造平面化的交通設施,提升行人通行的便利性與安全性,為市民提供更安全、友善的步行環境。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許玉秀批「實質廢死」只是政治口號 一致決原則適用所有重刑案件

洪申翰質疑中鋼運通僱用中國籍船員 卓榮泰承諾檢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