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禁養豬引發去化壓力 蘇俊賓籲建立溯源管理

  •  2025-10-23

廚餘禁養豬引發去化壓力 蘇俊賓籲建立溯源管理 19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今討論非洲豬瘟案例處置及後續防疫作為,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中央宣布禁止廚餘養豬後,廚餘去化壓力明顯提高,建議中央應精準盤點產生量與處理量,並建立跨縣市協調機制;同時,他也說,若未來重新開放廚餘養豬,應建立完善的「廚餘溯源管理制度」,由中央統一規範蒸煮流程與設施設備,從源頭確保防疫安全與風險可控。

蘇俊賓指出,依據環境部統計,全國每天約有2115噸廚餘產生,其中1324噸廚餘作為養豬飼料,中央宣布廚餘禁止養豬後,各地廚餘去化的壓力明顯提高,尤其現在許多縣市現有的再利用處理量能都已趨飽和,進入焚化體系將是緊急應變不得不的選擇。

蘇俊賓說,大量廚餘進入焚化體系也將增加焚化爐操作的風險,水分、鹽分含量高的廚餘除了會傷害爐體,也對操作溫度產生影響增加空氣污染排放的風險。他建議中央精準盤點廚餘產生量及處理量,並做好跨縣市支援合作的前期協調與資源配置,短週期的緊急應變不適合長期持續下去。

蘇俊賓也提到,長期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的成本極高,也還需要社會凝聚共識,目前廚餘飼料化(養豬)的做法,無法確保是否落實高溫蒸煮的溫度條件,以及廚餘的來源。

「一定要有源頭管制跟建立風險區域劃分的功能。」蘇俊賓建議,由於現況缺乏溯源稽查機制,未來若再度開放廚餘養豬,除了收運來源明確透明外,甚至可由中央規劃統一蒸煮,統一標準作業流程,先投資必要的設施設備,在源頭先布置好幾個節點,後續做好防疫區劃,方便釐清與溯源,避免養豬場自行蒸煮不確實產生的風險。

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回應表示,台灣不可能讓廚餘完全不當作養豬飼料,廚餘如何去化請環境部妥善研議,安排調配各縣市的廚餘處理量,短期跟長期都要做好規劃。

照片來源:行政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張嘉郡點出非洲豬瘟2大破口 指2018「她」就下令禁止廚餘養豬

朱立倫月底率211人總辭 鄭麗文隨即公布首波人事竟有「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