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傳「保護令到手仍喪命」 衛福部拋新救命索!擴大警方查詢家暴權限

  •  2025-08-15

屢傳「保護令到手仍喪命」 衛福部拋新救命索!擴大警方查詢家暴權限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接連發生數起重大家暴案件,被害人明明申請了保護令,仍命喪刀下,引發「保護令無效」的質疑聲浪,衛福部事後啟動一連串檢討,今(17)日最新又召開跨部會會議,特別針對過去查詢家暴資料「斷鏈」的情形提出補救措施,決定開放刑事偵查警察官處理違反保護令案件時,可以直接查詢衛福部保護資訊系統,瞭解加害人過去的家暴通報紀錄及嚴重程度,確保可以即時羈押。

衛福部今邀集司法院、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縣市警察局及專家學者召開精進家庭暴力案件司法程序研商會議,分別就落實家庭暴力防治法之保護令制度與刑事司法程序,與運用科技設備進行風險防控兩大議題進行討論。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表示,會議整整花了三個小時討論,最終達成數點結論,其中針對家庭暴力案件相關風險資料串接部分,決定開放刑事偵查警察官處理違反保護令案件時,得查詢衛福部保護資訊系統,瞭解加害人歷次家庭暴力通報紀錄,以利檢警掌握暴力危機程度。

張秀鴛說,這是因為實務上,申請保護令是因婦幼隊負責,但處理違反保護令案件時,則是由各分局刑事偵查隊負責,二組人馬不同,系統也不同,因此,可能出現「斷鏈」情形,第一線員警在處理家暴案件時,並不知道加害人過去有幾次違反保護令通報、違反情形嚴重不嚴重,導致在申請羈押時,可能無法獲得檢察官的認同。

張秀鴛強調,警政署已經同意盡快會授權刑事偵查隊可以進到婦幼保護資訊,另外,也會同時協助第一線員警使用的M-Police除現有保護令資訊外,可透過介接高危機個案網絡會議作業平台資訊,讓第一線員警在處理家暴案件能夠第一時間掌握被害人危機與風險。

另外,回應多名立法委員要求針對民事的保護令制度增設「電子監控」條款,比照性侵等刑事犯罪,監控高風險的家暴加害人,今日的會議也有結論。

衛福部指出,運用科技設備進行風險防控部分,相關刑事司法單位原則都同意朝運用科技設備進行風險防控方向發展,不過,該議題涉及被害人與加害人人身自由與隱私議題,需考量法律保留原則,以及民事與刑事於執行科技監控之競合、科技監控執行期限、資訊銜接等問題,皆需審慎研議,會議結論建議我國應先對於現行英美法系與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立法制度與執行配套進行各國制度實務基礎資料蒐集分析比較,必要時會同民事、刑事、警政、社政、衛政單位等共同參訪相關國家制度,或辦理國際研討會,借鏡國外經驗作為完善制度修法的參考。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名醫仲介9人中國器官移植判刑 彰基:3年前已解聘「不容忍用病患牟利」

衛福部也打「李多慧」女神牌! 身障團體中秋禮盒盼賣1億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