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養胖才會長高」是錯的! BMI每增1單位越早錯過生長高峰

  •  2025-09-16

小孩「養胖才會長高」是錯的! BMI每增1單位越早錯過生長高峰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兒少過重及肥胖率破3成,家長要小心,千萬別被「養胖胖才會長高」的迷思擔誤了孩子的成長!因為體重超標可能導致性早熟、長不高,更會讓慢性病提早上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醫師邱巧凡提醒,研究顯示,BMI每增加一單位,生長高峰將提早0.6至0.7歲,影響所致,小時候胖,長大常常更胖,還會讓孩子來不及長高。

每年9月20日是「國際兒童成長意識日」(Growth Awareness Day),台灣精準兒童健康協會今(16)日舉辦《青春特攻隊任務筆記》發布記者會,提醒家長可利用結合生長知識教育與自我紀錄的工具筆記,協助孩子掌握長高與健康。

胖小孩才會發育早、長得快?台灣不少老一輩的人都有這樣的迷思。邱巧凡強調,門診就常見許多因身高問題就醫的孩子,檢查時發現骨齡明顯超前,背後禍首往往就是肥胖。

邱巧凡說,回溯紀錄,這些孩子多在低年級時就已過重卻未控制,一路演變成肥胖,但家長卻只關注身高是否有變化。事實上,小時候胖,長大常常更胖,還會讓孩子來不及長高!德國研究就證實,肥胖孩子看似身高先衝刺,卻在10歲後開始落後,最終錯失正常的成長高峰;中國研究亦顯示,BMI每增加一單位,生長高峰將提早0.6至0.7歲。

邱巧凡警告,肥胖除了限制身高,還會帶來三高、癌症風險、社交障礙與自信心不足等問題。提醒家長最好紀錄掌握孩子的成長,若發現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BMI超過第85百分位、4歲後每年成長少於4公分,或出現性早熟徵兆(如女童8歲前發育乳房、10歲前初經來潮;男童9歲前睪丸變大),務必及早就醫並對症治療。

台灣精準兒童健康協會理事長蘇本華指出,除了遺傳與少數疾病,後天環境才是長高的關鍵,尤其現代孩子常見三大壞習慣「挑食、晚睡與運動不足」,愛吃零食或偏食會造成營養失衡;課業繁重或沉迷3C導致晚睡、睡不好;再加上運動量不足,全成為阻礙成長的重要因素。

蘇本華建議,孩子飲食應多攝取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及鋅、鐵等,幫助骨骼與肌肉發育;並配合生長激素於晚間10點至12點的分泌高峰期,盡早入睡;此外,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刺激生長板、增進骨骼強健。

更重要的是,她蘇本華強調,家長還要知道「減少壓力」與「定期紀錄」的重要性,因壓力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而紀錄身高、體重與生長曲線,不僅能掌握孩子的生長速度,也能及早發現異常、及早就醫,提供醫師參考。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又爆食安地雷! 食藥署公布逾500公斤進口「小蛋糕」防腐劑超標

逆勢!北醫大「學士後護」註冊率百分之百 橄欖球大專冠軍也轉進加護病房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