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年8千人罹口腔癌 台大研究實證「這樣做降低26%死亡風險」

  •  2023-07-10

台灣一年8千人罹口腔癌 台大研究實證「這樣做降低26%死亡風險」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腔癌是台灣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每年有逾8千人罹患口腔癌,9成都是男性,背後元凶就是檳榔、吸菸惹的禍,而國健署今(10)日強調,要預防口腔癌,除了不要養成吸菸或嚼檳榔的習慣之外,根據台灣大學的研究實證顯示,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的發生風險及26%口腔癌的死亡風險。

在台灣,平均每天約有23人新診斷為口腔癌,而國健署分析發現,其中逾8成有吸菸行為,7成有嚼檳榔行為,超過5成的患者更是吸菸且嚼檳榔。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檳榔、菸品皆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的一級致癌物(確定對人體致癌),而使用菸、檳正是國人罹患口腔癌的重要原因。還好的是,口腔癌相對於其他癌症而言,相對是容易預防與發現,只要早期檢查早期治療,不僅顏面外觀及口腔功能較不受影響,生活品質也較好,5年存活率更高達8成,但若延遲發現或置之不理,未積極治療,則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4成。

有菸檳習慣的民眾,吳昭軍強調,一定要知道預防口腔癌「拒菸檳、定期篩、早治療」三要點,符合篩檢對象請儘速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的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若發現異常也不要過度擔心,儘快給醫師診察並接受正確治療,就可以降低癌症發生機會,擁有健康的人生。

國健署提供預防口腔癌三要點:

第一要「拒菸檳」:世界衛生組織於去年發布預防措施之實證效果,研究一致指出,隨著戒除菸檳時間的增加,罹患口腔癌前病變及口腔癌的風險將逐漸降低,戒除檳榔後,每年口腔癌風險可降低2.3%至6.7%,戒檳榔10年後,風險則可降低17%至51%;戒菸後,4年內口腔癌風險下降35%,戒菸20年後,罹患口腔癌風險即接近不吸菸者。

第二要「定期篩」:政府免費提供30歲(含)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分析發現,透過篩檢發現的口腔病變者,多數屬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有嚼檳榔或吸菸民眾應養成定期篩檢習慣,才能發現早期病變。

第三要「早治療」:若定期檢查或民眾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其中之一情形,應儘速就醫:
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
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
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
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
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7歲女童文靜不愛動 國小新生一檢查驚見「心臟破了兩個洞」

腰背老痠痛、下肢痠麻脹… 腰椎椎管狹窄症專找「這族群」作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