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釋迦理賠高達95件卡關 陳瑩、莊瑞雄今邀農業部、氣象署現勘

  •  2025-09-11

台東釋迦理賠高達95件卡關 陳瑩、莊瑞雄今邀農業部、氣象署現勘 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台東報導

颱風「楊柳」重創台東農業,東河鄉釋迦(番荔枝)損失最為嚴重。去年東河鄉釋迦產量約41萬噸,如今在產量大幅減少的情況下,農民原可仰賴釋迦保險獲得理賠,卻因東河氣象站測得的風速僅8級,未達契約規定的10級門檻,無法啟動理賠。立法委員陳瑩與莊瑞雄今(11)日隨即邀集農業部農糧署、農金署、金管會、氣象署及消費者評議中心等單位至東河氣象站現勘,要求協助農民獲得合理理賠,維護農民生計。對此,農業金融署副署長周妙芳則表示,會將農民意見表達給保險公司,希望可以協助農民。

颱風過後,東河鄉釋迦果園滿目瘡痍。依農業部統計,去年當地釋迦產量約41萬噸,其中鳳梨釋迦32萬噸、大目釋迦9萬噸,經楊柳颱風肆虐後,產量恐不及一半。陳瑩表示,政府提供的現金救助,遠不足以填補龐大損失,「農民寄望的保險理賠,卻因風速數據失真而受阻,全鄉共有95件農業保險案件陷入困境」。

「氣象數據受地形環境影響存在誤差,保單卻選用並非設於農業區的測站作為依據,這正是保單設計最大漏洞。」陳瑩強調,保險公司不能僅憑「單一數據」作為理賠唯一依據,而應更全面客觀合理的判斷。

陳瑩更指出,依照番荔枝保險契約第12條規定,若觀測站數據「顯不合理」,得以其他氣象站數據替代;東河氣象站「8級風速」與現場「整片倒伏的果園」形成強烈反差,而且東河七塊厝測站為「14級風速」,這些都是明顯「顯不合理」之處。她語重心長指出,台東農民面對天災已經很辛苦,政府有責任補好制度,若保險公司執意以偏差的8級數據拒絕理賠,就是最殘酷的2次衝擊,農民不能再承受「2次傷害」。

「以不合理的8級數據作為拒賠依據,嚴重違背契約保障精神,損害農民權益。」莊瑞雄呼籲,農民可先透過消費者評議中心提出申訴,交由評議中心調處,並要求保險公司依契約精神採用七塊厝氣象站14級風速數據作為理賠依據;同時,他也要求農業部與金管會督促相關單位加快處理,切實保障農民權益。

中央氣象署大氣觀測組長齊祿祥指出,就東河測站的設置情形,確實會受地形影響的因素很大;且東河觀測站明顯有遮蔽影響風測數據,雖儀器正常,但測量數據與真實情況產生明顯落差;此外,當地農民洪進嘉提到,保險公司研擬保單過程,在農會說明時,大家都提出東河測站的數據有問題,希望不要採用這個站,因為無論風速多大,該站測得數據都是偏低,但是這些建議,都沒有被保險公司採納。

「讓農民安心生產,是政府的天職。」陳瑩強調,農民要的是一份安心,而不是一次次的失望,政府必須建立更完善的農業保險制度,針對氣象數據爭議訂出明確規範,避免悲劇重演。她也承諾將持續追蹤此案,並與莊瑞雄攜手監督相關單位,確保農民心血不會白費。

照片來源:陳瑩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滿釋迦保險理賠無下文 黃建賓提3要求籲農業部專案協助

「瘋三鐵」未取得路權 花蓮縣府澄清非主辦、要求廠商全額退費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