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品牌名稱遭刻意曲解 網友批:特定人士操作意圖讓人失焦

  •  2025-07-16

加熱菸品牌名稱遭刻意曲解 網友批:特定人士操作意圖讓人失焦 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國內加熱菸產品審查逐步進入實質階段,近日媒體與反菸團體針對部分產品名稱提出質疑,指出如「IQ*S」系列產品名稱恐涉違法,並主張此類名稱不宜作為申請上市之用。然而,這樣的觀點也引發學界與法研所學生的質疑,擔心公共衛生議題被簡化為語言與認知之爭,反而偏離了審查制度應秉持的科學精神。

以遭到放大檢視的「IQ*S」為例,該名稱為國際菸草公司旗下加熱菸品牌,過去也曾在美國申請上市,並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發的「暴露修正令」(Exposure Modification Order, EMO)。雖然此認可並不等於允許標榜產品具有「減害」效果,但該命令本身已是在風險調整的科學基礎上做出的審核決策,具一定的實證依據。

針對「IQ*S」是否違法一說,投書學生反駁,認為此種基於讀音或外觀進行的過度解讀並不具法律效力,甚至可能淪為文字獵巫。他舉例表示,這就如同將台灣IDF戰機(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錯誤解釋為「I Don’t Fly」,或將某知名筆電品牌讀音聯想到「阿輸死」,都是對語義的主觀臆測,難以作為合理審查依據。

另有專家指出,目前輿論中以「未獲FDA減害認證」作為反對產品上市的理由,卻未區分美國法規對加熱菸產品所採的多層次審查機制,包括「市場銷售許可」、「暴露修正」與「風險修改」三種不同法定定位,各自代表不同的管制意義與門檻。

專家建議,台灣在進行相關產品的審查時,應聚焦於核心問題,如是否具備完整風險評估、配方成分是否揭露透明、是否有針對青少年使用的保護措施等,而非僅針對品牌名稱或商業形象進行主觀評判。同時,也呼籲主管機關應強化上市後的監督與管理,確保產品即使通過審查,在宣傳內容、使用族群與公共風險管理上,仍能落實嚴格規範。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南遠東中秋禮盒 泰山飲品新上市 礁溪麒麟推蘭陽微旅行 灃食夢想計畫成果揭曉

推動永續金融 華南永昌證券響應股東會投票逐案揭露制度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