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麗華籲偏鄉教育拋棄菁英主義 強調制度應扶持在地耕耘教師

  •  2025-08-07

伍麗華籲偏鄉教育拋棄菁英主義 強調制度應扶持在地耕耘教師 9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立法院(6)日開「偏鄉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公聽會,立委伍麗華指出,現行法制長年以菁英本位為主,未真正回應偏鄉教育現場需求;她強調,「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呼籲制度應給予在地願意扎根的老師更多支持與保障,才能真正為偏鄉孩子創造希望。

會中,伍麗華見到了多位過去共同奮戰的教育夥伴,也與她任校長時的教育處處長王慧蘭教授重逢,倍感欣慰。然而,她也直言會中仍聽見來自政府部門「菁英主義」的教育觀點,令她深感無奈。

伍麗華提醒,偏鄉教育的核心不在制度設計的完美,而在於是否有人願意「以身作則、願意陪伴」,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力量。

伍麗華的發言引起與會教育工作者的強烈共鳴,包括KIST樟湖生態國中小校長陳清圳、南投萬豐國小代理校長曹峻昌皆公開表達支持。會後,也有來自花蓮、蘭嶼的教育工作者與原民台記者主動聯繫,表示深感認同。

伍麗華指出,8年前偏鄉條例立法時她也有參與,但當時制度設計即存有問題,未納入足夠偏鄉聲音,導致至今成效不彰,偏鄉仍面臨師資不足、流動率高、行政負擔重等問題,而少子化更進一步惡化情勢。她特別提出條例中第7條與第8條有關「專聘教師資格」、「進修與續聘制度」的修正建議,盼能提供偏鄉教師更具保障的工作環境與職涯規劃。

其中,伍麗華所推動的「偏鄉學士後學分班」計畫,今年終於在全國開設,但她也表示將繼續關注後續實施是否貼近現場所需。她亦推動將偏鄉教師的久任獎金制度更加彈性化,並納入教練、校護、工友等校務支撐人力,讓整體偏鄉校園運作更穩定。

伍麗華強調,偏鄉教育不是菁英的實驗場,更不是等待救世主拯救的對象,而是需要制度支持一群願意長期駐守、耕耘在地的教育者。她表示:「制度如果讓這些老師不斷灰心、離去,那麼偏鄉教育就永遠無法真正扎根。」

伍麗華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在地人才、在地培育、在地長期留任」的目標,並盼透過制度改革與現場溝通,為偏鄉教育打造一條真正可長可久的希望之路。

照片來源:伍麗華粉專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賴清德與前英國首相同台 強調維持現狀、確保台海和平

美對台課徵20%關稅 賴清德:已完成技術磋商、爭取更合理稅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